2005年7月,我国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下哪项不是我国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题目
单选题
2005年7月,我国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下哪项不是我国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A

以结售汇为核心

B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C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D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5年以后,我国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


正确答案:A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第2题:

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改革后形成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征是( )。

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B.实行银行结售汇制

C.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D.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

E.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ACE
本题考查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3题: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在此之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盯住单一美元,此次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无关。(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盯住一篮子货币。到目前为止,美元是主要的篮子货币之一,因此人民币汇率不是与美元无关。

第4题:

我国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有()。

A.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B.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
C.实现了货币完全可兑换
D.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E.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

答案:A,B
解析:
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目前资本项目仍有管制,没有实现货币完全可兑换。@##

第5题:

共用题干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汇率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在新的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目标是()。
A:稳定多边的名义有效汇率
B: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
C:盯住美元
D:盯住一篮子货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汇率制度选择“经济论”的观点。经济开放程度低,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出入较为可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率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的国家,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或弹性汇率制。所以,本题选ABC。
本题考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与盯住单一美元相比,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即从过去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转向稳定多边的名义有效汇率。
本题考查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机制。银行间市场是外汇市场的核心,改革后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机制包括双向交易、询价交易、美元做市商制度。
本题考查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第6题:

我国在什么时候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三、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四、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7题: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我国将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列关于新的汇率制度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B.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C.人民币汇率盯住单一的美元

D.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C
【答案】C。解析∶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不再盯住任何一种单一货币,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汇率进行调节。国际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相互变动,客观上减少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

第8题: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在此之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盯住单一美元,此次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无关。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改革后形成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征是()。

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B:实行银行结售汇制
C: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D: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
E: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答案:A,C,E
解析: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10题:

共用题干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因素中支持我国选择较大弹性汇率制度的是()。
A:经济开放程度低
B:进出口商品结构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
C:经济规模大
D:进出口对GNP的高比率

答案:A,B,C
解析:
81.本题考查汇率制度选择“经济论”的观点。经济开放程度低,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出入较为可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率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一致的国家,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或弹性汇率制。所以,本题选ABC。
82.本题考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与盯住单一美元相比,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即从过去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转向稳定多边的名义有效汇率。
83.本题考查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机制。银行间市场是外汇市场的核心,改革后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机制包括双向交易、询价交易、美元做市商制度。
84.本题考查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85.本题考查香港地区实行的汇率制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划分,目前我国香港地区实行的汇率制度是货币局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