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正确答案: 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第2题:

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动力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宜言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全盘否定了贵族文学、国民文学和古典文学
D.文学革命的实绩在于新文学理论主张有了长足进展

答案:B
解析:

第4题:

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倡导文学革命者与哪些力量发生了论争?


正确答案: ①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保守力量的论争。
②与以《学衡》派为代表的文化保守力量的论争。
③与以《甲寅》派为代表的反对力量的论争。

第5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


正确答案: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6题: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1)新的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
(3)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第7题:

五四文学革命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第8题:

论述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正确答案: 内容:1、反对思想陈腐的旧文学,主张文学表现新的时代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2、反对封建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和以消遣、游戏为目的的文学,提倡国民文学、
平民文学、人的文学。
3、大量介绍外国文学
意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伟大而彻底的革命,显示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从理论到创作,从文学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全面革新,揭开了现代文学史上反帝反封建文学的第一页。

第9题:

“五四”文学革命有何偏颇?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的偏颇,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而对外国文学则多加肯定,缺乏分析批判。如周作人把《西游记》列为迷信的鬼神书,《聊斋志异》列为妖怪书,《水浒传》列为强盗书,都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胡适认为中国小说好的不过三四部,这三四部中还有许多疵病;中国戏本更在幼稚时代。钱玄同认为中国戏曲名著《西厢记》、《牡丹亭》也无甚意味。陈独秀对律诗、骈文持否定态度,等等。这种观点,对继承我国古代文学优良传统,产生消极影响.

第10题:

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除了新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外,还有()、()、()。


正确答案:近代进步文学的多方准备;外国进步文学的积极催化;文学自身的前进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