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

题目
填空题
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地基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水固结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两类
B.竖向排水通道深度至少应超过最危险滑动面2m
C.一般土质条件下,抽真空3个月固结度可达到85% - 90% ,堆载预压法达到同样固结度需3个月以上
D.真空预压法,在满足真空度要求的条件下,应连续抽气,当沉降稳定后,方可停泵卸载
E.真空预压沉降稳定的标准是:实测地面沉降速率连续5~10d平均沉降量不大于2mm/d

答案:A,B,D,E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76-P79
一般土质条件下,抽真空3个月固结度可达到85% - 90% ,堆载预压法达到同样固结度需4个月以上。

第2题:

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时,以下哪个选项的做法最合理?(  )

A、先进行真空预压,再进行堆载预压
B、先进行堆载预压,再进行真空预压
C、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同时进行
D、先进行真空预压一段时间后,再同时进行真空和堆载预压

答案:D
解析: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是将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有机结合起来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方法。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3.14条规定,采用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时,应先抽真空,当真空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定后,再进行堆载,并继续抽真空。

第3题:

填筑软土路堤,均应在路堤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路基面和地面沉降观测点,其间距不宜大于();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观测方法可采用()等;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和实际变形情况确定。


参考答案: 500m;沉降板、水位杯和边桩

第4题:

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


正确答案:监理

第5题:

堆载预压法竖向排水体间距可根据地基土固结特性和预定时间内所要求达到的()确定。

  • A、固结度
  • B、承载力
  • C、变形
  • D、强度

正确答案:A

第6题:

关于地基处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排水固结法只有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
B.竖向排水通道深度至少应深入最危险滑动面2m
C.竖向排水体间距应为1.5~2.0m
D.真空预压法,在满足真空度要求的条件下,应连续抽气,当沉降稳定后,方可停泵卸载
E.真空预压沉降稳定的标准是:实测地面沉降速率连续5~10d平均沉降量不大于2mm/d

答案:A,B,C
解析:

第7题:

在一正常固结软黏土地基上建设堆场。软黏土层厚10.0m,其下为密实砂层。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砂井长10.0m,直径0. 30m。预压荷载为120kPa,固结度达0. 80时卸除堆载。堆载预压过程中地基沉降1.20m,卸载后回弹0.12m。堆场面层结构荷载为20kPa,堆料荷载为100kPa。预计该堆场工后沉降最大值将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不计次固结沉降)( )
A. 20cm B. 30cm C. 40cm D. 50cm


答案:C
解析:
地基土在预压荷载120kPa作用下,固结度达80%的最终沉降为:

使用期间荷载和堆载预压荷载一样同为120kPa。
堆场工后沉降为1500-1200 + 120 =420mm。

第8题:

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地基沉降与侧向位移观测应()进行。堆载预压土的填筑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路堤安全、稳定。

A、同步

B、先地基沉降,后侧向位移观测

C、先侧向位移,后地基沉降观测


答案:A

第9题:

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地基沉降与土的()观测。

  • A、侧向位移观测
  • B、偏压
  • C、含水率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某软土地基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原地面标高为+5.0m,地面设计使用标高为+6.0m,设计要求加固后地基的承载力为80kPa,预计加固后的地面沉降量为1.0m,问从原地面算起最终的加固堆载料高度为多少?(堆载料按1.6t/m3计)


正确答案:7m在原地面(+5.0m)以上最终堆载高7m,对原地面(+5.0m)的荷载为112kPa;16×h-16×2=80,h=7m。加固完成后,卸载至+6.0m(设计使用标高);+6.0m地面的预压荷载为16×5=80kPa。原地面+5.0m沉降至+4.0m,其有效使用荷载为80kP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