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及其胜利进军的原因。


答案:
解析:
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首先以主力进军两湖,消灭吴佩孚;然后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解决张作霖。北伐战争得以胜利进军的原因在于:(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特别是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2分)(2)北伐军得到广大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 命战争,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分)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2分)

第2题:

北伐战争的经过及胜利的原因?


正确答案: 1)经过: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一方。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经过1925年两次东征,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确定战略部署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7月6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成立。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加紧反革命活动。6月10日,汪精卫和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议,策划反共。19日,冯玉祥又和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达成反共、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即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2)胜利原因:
1)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壮大革命的力量。建立起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2)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即先集中兵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再挥戈东进,围歼孙传芳的兵力;最后北上,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3)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期间全国工农运动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
4)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如叶挺独立团在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被誉为‚铁军‛。
5)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6)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与分化等。

第3题:

下列属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而推动的革命运动是()

A.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五卅运动

D.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E.海丰总农会成立


参考答案:A, D

第4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 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正确答案:C

第5题:

红色旅游的宣传词中有“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的说法。这里的“历史红”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C、人民军队的诞生
  •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正确答案:D

第6题:

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是一场正义的革命战争,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这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密切合作执行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政策和作战计划。
3)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进行了有效的政治工作和先锋模范作用。
4)苏联在道义上、物质上的支援,苏联顾问的积极工作,是取得胜利的有利条件。

第7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国民党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 B、黄埔军校的建立
  •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D、工农运动的高涨

正确答案:A

第8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韵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主要表现在

A.工农运动的发展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①南昌起义②黄埔军校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经过怎么样?主要原国是什么?


正确答案: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打击的目标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军约十万人,从广州分三路进军:西路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作骨干的叶挻独立团为先锋,以第四军为主力,挺进两湖,向吴佩孚部进攻;中路以李富春等共产党人担任政治工作的第二、六军为主力,进取江西,直捣孙传芳部;东路取福建,进浙江。1926年8月底,叶挻独立团向湖北挺进,在粤汉铁路上的军事要地汀泗桥、贺胜桥一带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10月攻占武昌。叶挻独立团英勇善战,纪律严明,人民称他们为“铁军”。
11月,中路北伐军很快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占领九江、南昌。1927年1月,国民政府(1925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并将所辖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从广州迁到武汉。3月,北伐军沿江东下,占领了南京。
由于我党的政治领导和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骨干作用,以及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援,北伐军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消灭了比自己多几倍的军阀部队,从广东打到长江、黄河流域,占领了半个中国,学生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