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传来证据的特殊规则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运用传来证据的特殊规则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间接证据的运用必须遵守哪些规则?


参考答案:

(1)必须审查每个间接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2)必须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的内在联系,防止把那些与案件毫无关系的材料,当作间接证据加以收集和运用。
(3)必须审查各间接证据之间是否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一致,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
(4)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只能做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必须具有肯定性和真实性,并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第2题: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2)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询问、质证,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孤证不能定案;
(4)直接证据必须得到间接证据的印证,才能认定案件事实。

第3题:

试论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参考答案:

间接证据要证明某一主要事实,必须要有两个以上;(2分)每一间接证据都应查证属实;(2分)每一个间接证据都与案件事实的某一方面有客观的联系;(2分)各间接证据之间不存在矛盾;(2分)各间接证据证明得出结论是肯定的,并且是唯一的,具有排他性。(4分)


第4题:

证明同一案件事实的两个证据,其证明力的表述下列哪项是对的()。

  • A、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 B、传来证据优于原始证据
  • C、原始证据等于传来证据
  • D、依案件具体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A

第5题:

运用证据的规则


正确答案: 是指诉讼各方在运用证据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是一种动态的规则。

第6题:

原始证据和传不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规则


参考答案: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和运用规则:
首先,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努力寻找、发现并尽可能地获得原始证据。
其次,传来证据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对传来证据的运用,第一,要树立起传来证据也是证据的观念,不要对传来证据视而不见,不去主动收集,也不要未经查证而轻易舍充。第二,要充分发挥传来证据的作用。同时还要遵守相应和特殊规则,
(1)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和;
(2)在运用传来证据时,在运用传来证据时,应采取传闻、转抄、复制次数最少的材料;
(3)只有传来证据时,定案必须持慎重态度,对案件事实不能轻易作出结论。


第7题:

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运用规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在证据收集时,要坚持客观、全面的原则,克服先入为主,既要收集有罪证据,又要注意收集无罪证据;
(2)在证明标准上,只有有罪证据达到了确实充分的程度,才能排斥无罪证据的存在;
(3)在证明过程中,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势均力敌,这时只有按“疑罪从无”的原则,宣告无罪。

第8题:

有人说:“直接证据就是原始证据,传来证据只能是间接证据”。你认为这句话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不正确的。(4分)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与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是两种不同的证据分类。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是依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回答“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亦可)(3分)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与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之间是交叉关系,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同证据是否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没有关系。不能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同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相混淆,不能认为直接证据就是原始证据,传来证据只能是间接证据。直接证据可以是原始证据,也可以是传来证据。(3分)


第9题:

根据证据的来源,可将证据划分为()。

  • A、一般证据和特殊证据
  • B、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 C、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 D、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简述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规则。


正确答案: 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因而又称为人证。
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又称做广义上的物证。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运用,包括对其收集、保全和证明力的确定。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运用,最佳途径和方法是把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结合起来使用,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各自的弱点。
言词证据有动态证明优点,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要以成为直接证据,司法和执法人员据此可直接、迅速地认识案件的主要事实。
但言词证据又容易出现虚假或失真,为避免在认定案件上出现差,在运用言司证据时,就要把它与实物证据相互印证,运用实物证据客观性、稳定性强的优点,克服言词证据的弱点。
在运用实物证据时,则要注意运用言词证据挖掘实物证据的证明力。实物证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一旦其证明意义被提示出来,便成为证明力很强的证据。总之,在证据的运用中,一定要综合运用证据,充分发挥两种不同证据各自的优势,克服各自的弱点,从而取得最佳的证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