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罪
谋反
谋大逆
强盗罪
第1题:
下列关于唐律的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唐律“六赃”中“受所监临”与“坐赃”的犯罪主体都可以是官员
B.唐律“六杀”中“谋杀”与“故杀”的区别之一在于事先有无预谋
C.唐律对自首原则土采用免罚主义
D.对于悔婚的行为,唐律的处罚要比明律轻
第2题:
与《唐律》比较,《明律》在量刑上有什么变化?
主要变化即所谓“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重其所重”,指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盗贼及其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的处刑比《唐律》为重,如谋反、贪赃等。
“轻其所轻”,对于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一般性犯罪,《明律》的处刑比《唐律》为轻,如子孙别籍异财、闻父母丧匿不举哀等。
第3题:
下列关于唐律的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唐律中“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其中“本俗法”是指唐代的地方习惯法
B.唐律与明律相比,其对于贼、盗的处罚要轻于明律
C.唐律对自首原则上采免罚主义
D.在唐律,“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属于私罪,实行从重处罚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在《大明律·名例律》中这样解释“谋”,“称‘谋’者,二人以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明律仍然以为谋杀首先是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B.明律不承认一个人也可以成为谋杀罪的主体
C.明律中对一个人进行的谋杀即单独谋杀的解释与唐律基本不同
D.明律没有继承唐律的做法
第7题:
第8题:
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则又较唐律为重。”——薛允升《唐明律合编》
第9题:
第10题:
《大明律》与《唐律》相比较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