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顶外交”和“新经济政策”对一味追随美国的佐藤政权以及日本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被称为“()”。

题目
单选题
“越顶外交”和“新经济政策”对一味追随美国的佐藤政权以及日本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被称为“()”。
A

尼克松冲击

B

佐藤冲击

C

越顶冲击

D

新经济政策冲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大体经历了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试论孤立主义思潮对二战前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参考答案:

19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抬头,其原因之一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国内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上。二是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由于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希望德国、英法、苏联三种力量相互牵制,美国可以从获取政治经济利益的战略考虑出发,推行中立政策。
1935年8月31日,中立法案:“两国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美国通过中立法的目的是避免战争,从短期来说,目的达到。但在国际局势紧张复杂的情况下,这种独善其身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绥靖政策。它的后果和英法绥靖政策一样,纵容了德意日的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最终也无法避免战争。
1936年2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增加两条:
一,禁止贷款给交战国;
二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
1937年1月,美国对西班牙内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1937年4月,国会修改中立法,三个特点:一是不确定有效期,二是明确了发生大规模内战的国家适用于中立法;三是提出“现购自运”,即美国可以同交战国进行非军火贸易。条件是须付现款,且不得由美国船只运输。永久中立法有利于佛朗哥集团,它可以得到德意的支援。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罗斯福没有对中日实施中立法,原因是中日之间没有宣战。但罗斯福认识到孤立主义在损害美国利益。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发表“检疫隔离”演说。他利用帕奈浩事件,说服国会拨款重整海军军备。


第3题:

扩张是美国外交史上最永恒的主题。实行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扩张,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轴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下列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日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外交政策高度一致
  • B、日本积极追随美国
  • C、两国是忠实的同盟
  • D、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正确答案:D

第5题:

“越顶外交”和“新经济政策”对一味追随美国的佐藤政权以及日本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被称为“()”。

  • A、尼克松冲击
  • B、佐藤冲击
  • C、越顶冲击
  • D、新经济政策冲击

正确答案:A

第6题:

试析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参考答案:

⑴门户开放政策
①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英、俄、德、法、日各国都在中国抢占了港口,划分了势力范围,而美国则是个迟到者。但美国并不甘于无所作为,面对中国的政治现实,决定利用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同各国在中国展开竞争。
②提出:1899年9月至12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训令驻英、俄、德、法、日、意六国的美国大使向驻在国政府递交了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要求六国政府发表声明,承认三个原则。该照会是以承认和维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益为前提的,美国要求的是在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的中国境内享有与列强相同贸易地位。各国均先后给予美国不同程度的答复。1900年7月3日,海约翰再一次向各国提交照会,主张保持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维护各国在中国公正平等的贸易原则。这两次照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门户开放”政策。
③影响:“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而提出的独立的对华政策,在不再追随英国对华政策的同时,该政策体现了美国积极向远东渗透和扩张势力的战略意图。该政策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的认可,是因为当时谁都无法独占中国,打破它们在华势力相对均衡的局面。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获取了巨大利益,并声称该政策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危机。但实际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通告这次外交活动的对象中国,也没有向中国作出解释。这种做法是对中国主权严重而粗暴的侵犯。
⑵大棒政策
①背景:美国在拉丁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达到独霸美洲的目的,美国在20世纪初先后提出了“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②提出:“大棒政策”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又称老罗斯福,1901-1909在任)提出的。他在多次演讲中提到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大棒政策”的依据,对“门罗主义”做了新的发挥和解释。“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美国依仗其日益增强的军事经济实力,向拉美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老罗斯福对“门罗主义”的引申再后来被称为“老罗斯福主义”。
③应用:“大棒政策”提出后,美国开始把它付诸实践:古巴、巴拿马、多米尼亚,美加关于阿拉斯加边界问题的讨论、1905年法德之间的摩洛哥纠纷
⑶金元外交
①背景:美国在拉丁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达到独霸美洲的目的,美国在20世纪初先后提出了“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②提出:“金元外交”是威廉·塔夫脱总统执政时期(1909-1913)提出并实行的,旨在鼓励金融资本向海外投资以实现海外扩张的对外政策,就是“以金元代替枪弹”的外交政策。然而,在美国这一时期的外交实践中,实行了一种将金元与武力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对外政策。拉丁美洲是“金元外交”所指向的主要地区,中国也是推行该政策的重要场所。


第7题:

简述苏维埃政权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对报刊政策的调整。
1921年起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在为时3年左右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党和政府对报刊方针作了重大调整,主要是把宣传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求“报纸刊物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根据这一要求,各家报刊、特别是从事经济宣传的中央级报纸《消息报》、《经济生活报》等,在这方面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它们注重反映经济领域的情况,收集和分析具体的数据资料,为领导部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的依据,并且有效地指导着经济和生产实践。与此同时,政府还放宽了报业政策,允许部分民办报纸存在,共同为国家建设服务。

第8题:

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大致经过了()不同阶段的演变。()

A.“追随外交”

B.“经济外交”

C.“多边自主外交”

D.政治大国外交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查找“中美外交政策比较”的相关文献,以下哪个检索式是正确的?()

  • A、中国+美国*外交政策
  • B、中国*美国*外交政策
  • C、(中国*美国)+外交政策
  • D、(中国+美国)*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有()。

  • A、经济外交
  • B、多边自主外交
  • C、政治大国外交
  • D、追随外交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