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

题目
单选题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文中的“它”指的是()。

A.香料
B.白银
C.瓷器
D.呢绒

答案:B
解析:
题干中学者的观点强调“它”对于沟通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的重要作用。选项中起到这一作用的只有白银,B项正确。欧洲殖民者用美洲开采的白银购买中国的手工制品和东南亚的香料并运回欧洲销售,白银“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香料和瓷器同美洲没有关联,呢绒和东亚没有关联,排除A、C、D三项。

第2题:

冷战结束后,全世界产生了近50个国家,其中有一半多来自于东亚。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贺信正文的结构是( )。

A.引语+内容+落款

B.导语+内容+结束语

C.开头+主体+结尾

D.开头+内容+结尾


正确答案:C

第4题:

有关东亚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亚是世界上季风分布的惟一地区
  • B、东亚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 C、东亚有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 D、温暖湿润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

正确答案:B

第5题:

“如果没有大庆油田,世界石油领域就没有中国的位置”是哪位领导人说的。


正确答案:吴邦国

第6题:

世界的和平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只有世界经济一体化并且建立了全球认可的新规范,才能有人类的民主。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没有人类的民主就没有世界经济一体化
B. 如果没有全球认可的新规范就没有人类的民主
C. 没有人类民主就没有世界的和平发展
D. 没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就没有全球认可的新规范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的推理关系可以推出B项观点,故答案为B。

第7题:

英国大学者肖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试用主体性教学方法分析这段话。


正确答案: 主体性教学方法包括参与、交互、探究与合作等。
1.参与性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的境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实践活动,它的产生有特定的背景。
2.交互性是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是一种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中体现在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交互主体性是指“人们通过语言、身体动作或其他方法去了解对方思想的一种能力。”
3.探究主体性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手段及方法,去探讨和研究多方各自的思想,以形成对问题解决的能力。
4.合作主体性是指人们通过行动去交流各自思想,并表达解决问题的意图,形成合力,共同取得和实现一致目标的能力。

第8题:

有的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结束了,言尽意尽,但是还必须另写结尾。()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中国发展速度惊人,世界外贸总量全球第一。我们只有珠江三角洲、广东的一部分、浙江的一部分、上海、苏南的一部分在搞出口型,已经占了全国外贸出口的()以上

  • A、40%
  • B、50%
  • C、60%
  • D、70%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下列选项,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东亚的奇迹”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B、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造就“北大西洋的胜利”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北大西洋的胜利”的重要原因
  • D、“新经济”的广泛兴起促成了“北大西洋的胜利”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