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小朋友:“偷东西对不对?”小朋友的回答是:“偷东西不对,因为偷东西妈妈要打。”那么该小朋友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题目
单选题
如果问小朋友:“偷东西对不对?”小朋友的回答是:“偷东西不对,因为偷东西妈妈要打。”那么该小朋友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A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

维护权威的定向阶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是着眼于行为的奖惩结果,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中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如果每人分15粒,刚好有4个小朋友分不到糖。那么共有( )个小朋友。

A.8

B.10

C.12

D.14


正确答案:C
[答案] C[解析]设有x个小朋友,则由题意可以得到,10x=15(x-4),解得x=12,即有12个小朋友。

第2题:

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那么余10个苹果: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个,那么缺2个苹果。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问这筐苹果共有多少个?()
A.60
B.70
C.80
D.90


答案:B
解析:
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个苹果,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相当于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余3×5+10=25个,加上已知条件“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个.那么缺2个苹果”,构成常规的盈亏问题,小班有小朋友(25+2)÷(8—5)=9人,共有苹果8×9—2=70个.

第3题:

柯尔伯格使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些孩子认为海因兹不能偷药,因为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得到普遍赞扬。持这种看法的孩子,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公正水平


正确答案:B
【考点点击】 本题在2009年10月考季第10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判断的发展。
【要点透析】处于习俗水平阶段的人认为,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儿童开始接受来自他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犯规则时的意向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

第4题:

老师问小朋友偷东西对不对, 小朋友的回答是“偷东西不对,因为偷东西会挨骂”,这个小朋友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的定向阶段

答案:A
解析:
考察科尔博格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是着眼于行为的奖惩结果,属于第一个阶段,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第5题:

有个小朋友的妈妈生了小弟弟,小朋友不开心,你该怎么做?


答案:
解析:
遇到以上情况,我会做如下准备:
第一,我会微笑地对这位学生说“你好幸福呀”。有了小弟弟可以陪你玩。
第二,我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形成正确地认知。
第三,开展关于“幸福”的主题班会,让大家说说家庭成员带给他们的幸福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对症下药。

第6题:

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A
解析: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来看,偷东西是因为抓住了会挨打,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因此是前习俗水平。

第7题:

老师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回答:“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A
解析:
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处在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因此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

第8题:

妈妈看到5岁的毛毛有几次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因为和小朋友抢玩具,和小朋友发生冲突,而毛毛又总是吃亏,甚至挨打,毛毛的妈妈担心毛毛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以后就尽量不让毛毛和小朋友一起玩,带着他和大人一起散步、跳舞,请你根据“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作用”来分析毛毛妈妈的做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正确答案:影响父毋教养方式的因素很多,大致上可以从父母自身的特点、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及孩子自身特点下方面来分析。
(1)童年期的生活经历会影响成年后为人父母者的教养行为.父母的人格特质也会影响其教养方式。毋亲对怀孕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日后对于婴儿的照顾行为与敏感性,此外母亲接纳母亲角色的程度、父毋亲为人父母的信心等,也都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2)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存在于家庭内外的压力因素,往往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与态度。
(3)孩子自身的很多特征也都会影响父母教养行为。其中,孩子的先天气质特征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的身体特征、仪表是影响父母行为的另一因素,母亲与面貌姣好的子女接触较多,对肢体残障或智能不足的子女,父母常持有补偿心理,容易表现出过度保护的管教态度。
教养行为也常常是动态的。孩子的年龄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也随之不同,孩子的年龄越小,父一母越多地扮演管辖监督者的角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亦趋向平稳。

第9题:

是有个小朋友的妈妈生了小弟弟,小朋友不开心,你该怎么做?


答案:
解析:
针对上述现象,我会做如下处理:
第一,作为老师应该多与该幼儿沟通,老师首先应该多多关心幼儿的心灵。
第二,正确引导该幼儿,告诉他即使有了小弟弟,妈妈还是一样的爱他。
第三,应该多于家长沟通交流,给予该幼儿更多的关爱与关注。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把关爱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要正确的引导幼儿。

第10题:

《偷东西的小孩儿和他的母亲》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勿以恶小而为之
  • B、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偷东西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