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超常儿童在幼儿园的表现。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学前超常儿童在幼儿园的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幼儿园“STS”教育在方法上仍坚持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立足于学前儿童的动手操作,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直接生活经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2题:

简述幼儿园对超常儿童教育的有利条件。
(1)幼儿园可以及时发现超常儿童。在幼儿园里,幼儿与教师有着密切的接触,他们的各种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表现,为教师所了解。幼儿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很注意,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个性特点。
(2)幼儿园与超常儿童研究人员联系比较密切。幼儿园与专家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对超常儿童进行科学鉴别和全面评价。幼儿园中大部分常态幼儿的发展特点,也为研究工作鉴别超常儿童提供了参照。

第3题:

在幼儿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意义是:满足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需要、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的水平、培养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基本学习方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简述智力超常儿童与低常儿童的特征。


正确答案:智力超常的儿童除了可能在个自不同的领域(如美术、音乐、领导、经营等方面)表现超常外,还有如下几点共同的特点: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观察敏锐,分辩力细致。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具有灵活、敏捷和独创的特点。坚持、勤奋和自信。智力落后的儿童通常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学习困难重重,抽象思维能力很低,一再留级。对周围环境不能适应,难以自立生活。兴趣狭隘,注意力不集中。

第5题:

简述学前超常儿童在幼儿园的表现。
(1)比一般幼儿更容易、更迅速地学习。
(2)比一般幼儿有更加丰富的常识和实际的知识。
(3)思想有条理,凡事好探求其中的关系和原理。
(4)对所见所闻,能保持很久的印象而不会遗忘。
(5)知道许多其他同学还没有注意到的事物。
(6)容易用正确的字句来表达心中的想法。
(7)阅读能力较高,阅读速度较快。
(8)能够不困难地处理其他幼儿所不能胜任的工作。
(9)好发问,对事物的兴趣非常广泛,常有异想天开的问题和想法。
(10)经常保持最迅速的、正确的反应。
(11)能够运用各种不平凡的方法和思想去解决问题。
(12)喜欢研究比他高一级的功课。

第6题:

简述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表现。
(1)道德感
3岁前儿童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2)美感
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幼儿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婴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能从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中体验到美。
(3)理智感
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一般来说,5岁左右理智感已明显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如下棋、猜谜语等。

第7题:

简述学前超常儿童的幼儿园教育策略。
主要涉及学习内容、技能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
(1)学习内容:常用的策略有:
①加速学习。
②加深学习。
③内容精深化。
④内容新颖化。
(2)技能培养:
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可以采用两种策略:一是提供给儿童一系列技能和方法,另一种是创造一种鼓动智力冒险和奖励独创性思维的教育环境。
(3)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最佳的教育安置模式,加拉赫认为目前存在七种教育模式:
①加强班。
②辅导教师项目。
③资源教室。
④专题报告。
⑤独立学习项目。
⑥特殊班。
⑦特殊教育机构。
(4)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第8题:

幼儿园“STS”教育的方法是:坚持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立足于学前儿童的动手操作,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直接生活经验,让学前儿童从问题出发,让学前儿童在操作思考中学习,在判断决策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学前超常儿童成材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1、能提供充足而适应的材料和活动。
2、尊重儿童的特点。
3、创造求知的气氛。
4、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5、家庭气氛和谐。

第10题:

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和()。


正确答案:想象力;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