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初传奇创作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清初传奇创作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清初传奇创作主要有三种流派:
(1)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身份和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市民色彩。
(2)以吴传业、尤侗等人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较强的案头化倾向。
(3)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他们将讲求戏曲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作为最高目标。
继此三派之后,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并代表清初感伤重实思潮的是历史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二人并称“南洪北孔”。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作品?


正确答案:唐传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发展期、成熟期和衰落期。
发展期的主要作品有:王度《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和传奇小说集《纪闻》。
成熟期的主要作品有:爱情类:
1.沈既济《任氏传》(郑六和狐仙)
2.李朝威《柳毅传》(柳毅与龙女)
3.陈玄右《离魂记》(张倩女与王宙)
4.元镇《莺莺传》(张生和崔莺莺)
5.白行简《李娃传》(郑元和、李娃)
6.蒋防《霍小玉传》(李益和霍小玉)
7.许尧佐《柳氏传》(韩立羽和柳氏)
讽刺类:沈既济《忱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政治类:柳珵《上清传》,陈鸿《长恨歌传》、陈鸿祖《东城老父传》、
武侠类:李公佐《谢小娥传》,沈亚之《冯燕传》,志怪类:牛僧儒《玄怪录》,薛渔思《河东记》,薛用弱《集异记》。
衰落期的主要作品有:《红线》《昆仑奴》《聂隐娘》
五代小说《虬髯客传》(“风尘三侠”:李靖、红拂女、虬髯客)

第2题:

简述清初传奇创作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清初传奇创作主要有三种流派:
(1)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身份和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市民色彩。
(2)以吴传业、尤侗等人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较强的案头化倾向。
(3)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他们将讲求戏曲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作为最高目标。
继此三派之后,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并代表清初感伤重实思潮的是历史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二人并称“南洪北孔”。

第3题:

简述知识本位课程取向及其主要代表流派及各流派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知识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强调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教师向儿童教授学业知识和技能。巴格莱的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施瓦布的结构课程论,费尼克斯的结构课程论。

第4题:

简述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李斯的创作包括奏议和刻石文。
(2)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奏议文,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
(3)他的刻石文四言为句,三句为韵,形式独特。铺叙歌颂,气度宏大。

第5题:

简述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实绩:
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
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
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
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
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
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

第6题:

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升的()和()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


正确答案:《长生殿》;孔尚任

第7题:

简述苏州派传奇创作的三大特色。 


正确答案: 清初,在苏州及其邻近地区,一批职业剧作家如李玉、朱素臣等人,形成了一个势力盛大的戏曲流派,后人称为“苏州派”。苏州派传奇创作在内容上具有三大特色: 讥切时弊、关注现实的现实精神
苏州派传奇的题材以描写历史和现实的政治事件为主,常常显现出政治历史的浓度。 如《十五贯》,深刻谴责了主观武断的山阴县令,揭露了晚明的政治黑暗和吏治腐败。 事关风化、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
苏州派传奇中充满了浓厚的封建说教色彩,其作品中的中冲突,往往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卑劣的个人欲望的冲突,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十分强烈的伦理教化倾向。 如〈一捧雪〉,正面形象有义仆莫成、婢妾雪艳、诤友戚继光,反面形象有小人汤勤,形成“义”与“不义”两种伦理观念的冲突,体现出作家劝善惩恶、拯救世风的创作意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色彩
苏州派传奇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形形色色的平民人物形象,他们往往富于道德力量,自觉不自觉地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以自己的勇气和胆略投身于挽救衰世的斗争,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旺盛的政治热情。

第8题:

明末清初,以()为代表的昆曲传奇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剧作,形成了苏州派。

A李五

B王五

C张五

D孙五


A

第9题:

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根据他的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情况,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3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全盛时期。这时期的创作以悲剧为主,一般称为悲剧时期;第三时期(1608—1613)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晚期,一般称为传奇剧时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部和《亨利八世》历史剧1部。

第10题:

简述清代戏剧创作的三种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正确答案:(1)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身份和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市民色彩。
(2)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较强的案头化倾向。
(3)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将讲求戏曲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作为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