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者,(),讲道德,说仁义。(《三字经》)

题目
单选题
孟子者,(),讲道德,说仁义。(《三字经》)
A

七篇止

B

八篇止

C

九篇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将“仁义”解释为“仁者爱人、义者敬长”的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老子


参考答案:A

第2题:

“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仁义礼”三字的提出者是( )。

A、荀子

B、孔子

C、老子

D、孟子


参考答案:B

第3题: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孟子所说的“四德”,即()

  • A、仁义礼信 
  • B、仁义礼智 
  • C、义礼智信 
  • D、仁爱礼信

正确答案:B

第5题:

《孟子》在仁义和民本思想四个方面的讨论是什么?


参考答案:1.将《论语》中的“仁”发展成“义”。”。“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体验,“义”是一种内外统一的责任。2.孟子将孔子的“人本”落实到“民本”,从而使他的政治思想更具有时代感。“人本”包括所有的人,“民本”更多是站在国君的角度来说的,把国君和民众分开。3.孟子把商周时期的“天德”思想和孔子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阐述为“性善”论。孟子赞同孔子的“仁者爱人”的说法,但他不从先天道德来论述,而是在于人的“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于是,从内外两个角度推导出“性善”说。4.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统治者有可能实行。

第6题:

简述《孟子》的成书情况及主要内容。

A.《孟子》七篇,系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书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孟子游说各国时对各种问题所发表的重要言论,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

B.《孟子》七篇,由其弟子万章编撰,书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孟子游说各国时对各种问题所发表的重要言论,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上智下愚”,主张性恶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

C.《孟子》七篇,系孟子自编,书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孟子游说各国时对各种问题所发表的重要言论,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君民同贵,主张平等,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


参考答案:A

第7题: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_______去之,____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A.庶民;君子

B.君子;庶民

C.皇权;庶民

D.皇权;君子


参考答案:A

第8题:

(25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正确答案:

【解析】第一问难度为易,考查直接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儒家主要思想可以主要从材料“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等关键词中领会概括。第二问难度为中,考查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到历史学科的高级思维能力。答案的设计可以从“对思想文化”“对政治”“对经济”的视角,也可以从“思想意义(内容上)”“实践意义”或者其他的思路上解决,解答时只要不跑题即可。这一点在高考评分补充说明中肯定有所补充。

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

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第9题:

孔孟都谈义,但孟子常把义与仁并列,仁义并称。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正确答案: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