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檐高48m;实

题目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檐高48m;实验楼6层,建筑檐高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二:针对某分部工程,施工单位编制如下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并在第6个月底和第11个月底对实际进度进行检查,给制进度计划前锋如下图(单位:月)。 事件三:办公楼主体结构施工至六层时,工程所在地发生了持续2h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级大风。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再次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 事件四:办公楼电梯安装工程早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提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整体工程完成时,电梯安装单位已撤场。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总承包单位参与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或施工部署有重大调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3年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檐高48m;实验楼六层,建筑檐高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1)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2)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10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四:总承包单位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还提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中保温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5年,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不合格为由拒绝接收。
【问题】事件四中,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做法是否合理?


答案:
解析:
(1)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根据“保温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5年”的做法不合理。
虽然该承诺满足《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但本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合同规定,保温工程的保修期为10年。合同作为约束发承包双方行为的根本,必须遵守。
(2)“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不合格为由拒绝接收”的做法合理。由于前述的原因,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确实是不合格的。而《工程质量保修书》是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建设单位有权拒绝该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竣工验收报告。

第2题:

(2013年)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檐高 48m;实验楼六层,建筑檐高 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1)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2)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 10 年。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四:总承包单位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还提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中保温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 5 年,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不合格为由拒绝接收。
【问题】事件四中,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做法是否合理?


答案:
解析:
P260、P270。
(1)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根据“保温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 5 年”的做法不合理。虽然该承诺满足《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但本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合同规定,保温工程的保修期为 10 年。合同作为约束发承包双方行为的根本,必须遵守。
(2)“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不合格为由拒绝接收”的做法合理。
由于前述的原因,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确实是不合格的。而《工程质量保修书》是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建设单位有权拒绝该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竣工验收报告

第3题:

某市一栋普通办公楼为框架结构 3000 m3,建筑工程直接费为370元/m3,其中:毛石基础为39元/m3,而今拟建一栋办公楼 3500m3,除采用钢筋混凝土带形基础外,其他结构相同。该拟建办公楼直接费的造价概算适合采用( )。

A 概算定额法

B 概算指标法

C 类似工程预算法

D 扩大单价法


正确答案:B

第4题:

(2013年)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檐高 48m;实验楼六层,建筑檐高 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1)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2)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 10 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办公楼电梯安装工程早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提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整体工程完成时,电梯安装单位已撤场,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总承包单位参与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问题】指出事件三中错误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P257、P259。
错误之处(1):办公电梯提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
正确做法:电梯安装工程属于分部工程,单位工程中的分包工程完工后,分包单位应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进行自检,并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验收时,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
错误之处(2):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
正确做法:分包单位应将所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完整,并移交给总包单位。
错误之处(3):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总承包单位参与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正确做法: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勘察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

第5题:

(2013年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
建筑檐高48m;实验楼六层,建筑檐高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1)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2)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10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总承包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办公楼采用1台塔吊;在七层楼顶设置有自制卸料平台;
外架采用悬挑脚手架,从地上2层开始分三次到顶。实验楼采用1台物料提升机;外部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监理工程师安装《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的规定。要求总承包单位单独编制与之相关的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
【问题】事件一中,总承包单位必须单独编制哪些专项施工方案?


答案:
解析:
根据相关规定,该总承包单位必须单独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有:土方开挖方案、塔吊(安装、拆卸)方案、物料提升机(安装、拆卸)方案,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拆除)方案、自制卸料平台(搭设、拆除)方案。

第6题:

(2018年案例四)
【背景资料】
某开发商投资兴建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600m2,地下一层,地上八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单位中标。
项目部对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优化,制定了项目部责任成本,摘录数据如下:

计算本项目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各是多少万元?在成本核算工作中要做到哪“三同步”?


答案:
解析:
(1)(P237)直接成本=477+2585+278+220=3560万元。
(2)(P237)间接成本=280+80=360万元。
(3)(P273)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的三同步原则。

第7题:

背景: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檐高48m;实验楼6层,建筑檐高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二:针对某分部工程,施工单位编制如下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并在第6个月底和第11个月底对实际进度进行检查,绘制进度计划前锋如下图(单位:月)。

事件三:办公楼主体结构施工至六层时,工程所在地发生了持续2h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级大风。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再次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
事件四:办公楼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时,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主持、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参加。总监理工程师认为该验收主持及参加人员均不满足规定,要求重新组织验收。
问题:
1.事件一中,除了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2.根据事件二中时标网络图进度前锋线,分析6月、11月底各被检查工作的实际进度情况。
3.事件三中,是否应再次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 说明理由。还有哪些情况需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进行检查验收
4.事件四中,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应由谁主持 还应有哪些人员参加


答案:
解析:
1.除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的情况还有: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3)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或施工部署有重大调整);
(4)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或施工条件有重大改变)。

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第3.0.6条,施工组织设计应实行动态管理,并符合下列规定:
(1)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4)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5)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2)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审批后实施;
(3)项目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交底;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适时调整。
2.

根据时标网络图上进度前锋线,可知:
(1)6月底检查结果:工作E进度超前一个月,工作C进度滞后一个月,工作D进度滞后一个月。
(2)11月底检查结果:工作E进度滞后一个月,工作I进度与原计划一致,工作J进度滞后三个月。

所谓前锋线,是指在原时标网络计划上,从检查时刻的时标点出发,用点划线依此将各项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连接而成的折线。
前锋线比较法就是通过实际进度前锋线与原进度计划中各工作箭线交点的位置来判断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进而判定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以工作E为例,6月底检查时,工作E已完成6个月工作总量中2个月的工作量,而原计划6月底只完成1个月工作量,即工作E进度超前一个月。
其余工作以此类推。
3.

(1)风雨结束后对脚手架再次进行检查验收:正确;
理由:符合规范 “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与大雨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规定。
(2)需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进行检查验收的情况还有: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6~8m的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寒冷地区土层开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一2011第8.2.1条之规定,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
4.

节能分部工程验收的主持应为: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参加验收人员还应有: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的施工员、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节能设计人员。

这是一道关于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的试题,主要考核两个方面:一是节能工程验收组织,二是节能工程验收的参加人员。
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第1.0.5条规定,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之后进行。也就是说,节能工程按分部工程来进行验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分部工程的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
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里验收规范》GB 50411--2007第15.0.2条第3款中规定: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参加;施工单位的质量或技术负责人应参加;设计单位节能设计人员应参加。

第8题:

某市一栋普通办公楼为框架结构3000m2,建筑工程直接费为370万元,其中:毛石基础为39元/m3,而今拟建一栋办公楼3500 m2,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带形基础为51元/m3,其他结构相同。该拟建办公楼直接费的造价概算适合采用( )。

A.概算定额法

B.概算指标法

C.扩大单价法

D.类似工程预算法


正确答案:B
概算指标法的适用范围是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但工程设计是采用技术比较成熟且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的工程,因而本题选B。

第9题:

(2013年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檐高48m;实验楼六层,建筑檐高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1)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2)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10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试验楼物料提升机安装总高度26m,采用一组缆风绳锚固。与各楼层连接处搭设卸料通道,与相应的楼层接通后,仅在通道两侧设置了临边安全防护措施。地面进料口处仅设置安全安全防护门,且在相应位置挂设了安全警示标志牌,监理工程师认为安全设施不齐全,要求整改。
【问题】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错误之处(1):实验楼物料提升机安装总高度26m,采用1组缆风绳锚固。
正确做法: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物料提升机安装高度在20m以下可设1组(不少于4根),高度在30m
以下不少于2组。所以总高度26m时,应采用2组缆风绳。
错误之处(2):仅在通道两侧设置了临边安全防护设施,地面进料口处仅设置安全防护门。
正确做法: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物料提升机各层通道口处都应设置常闭型的防护门。地面进料口处应
搭设防护棚,防护棚的尺寸应视架体的宽度和高度而定,防护棚两侧应封挂安全立网。

第10题:

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檐高48m;实验楼六层,建筑檐高22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1)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2)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10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二:实验楼物料提升机安装总高度26m,采用一组缆风绳锚固。与各楼层连接处搭设卸料通道,与相应的楼层接通后,仅在通道两侧设置了临边安全防护设施。地面进料口处仅设置安全防护门,且在相应位置挂设了安全警示标志牌。监理工程师认为安全设施不齐全,要求整改。
  【问题】
  2.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1)错误一:采用一组缆风绳;正确做法:缆风绳应(不少于)二组。
  (2)错误二:仅设置通道两侧的临边安全防护设施;正确做法:在各楼层的通道口处应设置(常闭型)防护门。
  (3)错误三:地面进料口处仅设置安全防护门;正确做法: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物料提升机首层进料口一侧应搭设长度不小于2m的安全防护棚,另三侧必须采取封闭措施。每层卸料平台和吊笼(盘)出入口必须安装安全门,吊笼(盘)运行中不准乘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