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三个学段是按(

题目
单选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三个学段是按()划分的。
A

小学,初中,高中

B

1-3年级,4-6年级,7-9年级

C

1-2年级,3-6年级,7-9年级

D

小学,中学,大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
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标准(分布为三个学段)
1~2年级3~6年级7~9年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答案:
解析: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l6次左右。

第2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 1年版)》将美术学习分为(  )。

A.三个学习领域
B.五个学习系列
C.四个学段
D.九个模块

答案:C
解析: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段、第二学段:3~4年段、第三学段:5~6年段、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3题: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写作教学目标和内容称为“写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是( ).


A.图形的性质
B.图形的变化
C.图形的位置
D.图形与坐标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确定物体位置是指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辨别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即图形的位置属于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

第5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指的是(  )。

A.第1学段
B.第2学段
C.第3学段
D.第4学段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 【答案】D。
【解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第6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


A.第二学段
B.B第三学段
C.第四学段
D.第五学段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C项正确。

A项:第二学段一般指3~4年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第三学段一般指5~6年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第五学段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分类。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7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

A. 第二学段
B. 第三学段
C. 第四学段
D. 第五学段

答案:C
解析: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
(7—9年级)。初一属于第四学段。

第8题:

“学习对比与和谐、,,”此目标源自《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的课程内容。

A.第二学段设计,应用
B.第三学段造型,表现
C.第二学段造型,表现
D.第三学段设计,应用

答案:A
解析:

第9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是( )。

A、图形的性质
B、图形的变化
C、图形与位置
D、图形与坐标

答案:C
解析:
选项c图形与位置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

第10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怎样阐述“数学思考’’在第三学段(7。9年级)这一学段目标的?


答案:
解析: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