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


正确答案:(1)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2)提高幼儿觉察自身情绪变化的能力;(3)引导幼儿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

第2题: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培养策略。


答案:
解析: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绪发展的社会化;情绪发展的丰富和深刻化;情绪发展的自我控制化。其培养策略有: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2)提供成人自控的榜样;
(3)树立积极的教育态度;
(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及情绪表现。

第3题: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1)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2)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3)一岁半以后,婴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情绪的词,情绪的识别能力也迅速发展。(4)幼儿在3岁之前很难正确地命名图片人物或木偶的表情,他们还是喜欢滥用“快乐”这个情绪标签。(5)除了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幼儿还能对身体动作所蕴含的情绪信息加以识别。(6)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在幼儿阶段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4题:

简述情绪发展的方面及学前儿童情绪调控发展的表现。


正确答案:(1)基本情绪的发展:①哭;②笑;③恐惧;④焦虑;⑤愤怒。
(2)社会情绪的发展:①自我意识的发展;②自我预期情绪;③依恋性社会情绪。
(3)学前儿童情绪调控发展的表现: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③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第5题:

简述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它可推动、组织儿童的认知活动;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它影响儿童个性形成。

第6题:

简述情绪发展的方面及学前儿童隋绪调控发展的表现。


答案:
解析:
基本情绪的发展:(1)哭;(2)笑(高兴);(3)恐惧(害怕);(4)焦虑;(5)愤怒(生气)。社会情绪的发展:(1)自我意识情绪;(2)自我预期情绪;(3)依恋性社会情绪。
学前儿童情绪调控的表现:(1)儿童对自身情绪的调节有一个发展过程;(2)婴儿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很有限的;(3)2岁的儿童已经能表达他们的情绪感受,并学会采用一定的方式来控制情绪;(4)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他们对刺激的社会认知,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情绪反应的理解或推测能力有关;(5)儿童情绪的调节能力和调节方式,与气质有重要联系。
【命题立意】情绪发展的方面和情绪调控发展的表现。★★

第7题:

简述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和交往发展的作用。
(1)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①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影响。
②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和惧怕之间浮动。
③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为“U”字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④惧怕和痛苦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
⑤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索活动。
⑥有美感情绪色彩的词和有恶感的词相比,前者识记效果明显地好。
(2)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①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
②幼儿仍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③在婴幼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尤为突出。

第8题:

简述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策略。


正确答案: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2)成人的情绪自控。
(3)积极接纳、引导和鼓励。
(4)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第9题: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 到了6个月左右,婴儿对自己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开始发展。1岁以后,婴儿开始使用其他策略来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如摇晃自己的身体、咬东西和避开引起他们不愉快的人或事物。18-24个月的婴儿,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而且,此时他们也开始能处理一些挫折事件。在婴幼儿阶段,孩子们情绪掩饰的能力也有发展。在3岁以前,婴幼儿就开始表现出一些有限的隐藏自己真实情绪的能力。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幼儿调节恐惧或其他消极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心智的不断成熟,婴幼儿对情绪的有效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冲动性逐渐减少,稳定性逐渐提高。

第10题:

简述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幼儿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
(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
(3)移情能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
(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