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行政许可法定原则。
(2)公正、公开、公平原则。
(3)便民、及时原则。
(4)保障相对人权益的原则。
(5)信赖保护原则。


第2题:

简述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参考答案:

(1)遵循和综合运用经济规律的原则。
(2)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保护多种经济形式合法发展的原则。
(3)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原则。
(4)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第3题:

简述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公正原则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360度考评方法又称为全视角考评方法,是指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或)客户(包括内部客户、外部客户)以及被考评者本人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的考评方法。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及工作内容包括:
  (1)考评项目设计
  考评项目设计的工作内容包括:
  ①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决定是否采用360度考评方法。
  ②编制基于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考评问卷。问卷的来源主要包括:a.企业针对自身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设计;b.向咨询公司购买成型问卷。
  (2)培训考评者
  培训考评者的工作内容包括:
  ①组建360度考评者队伍。考评者的来源包括:a.由被考评者自己选择;b.由上级指定。
  ②对选拔出的考评者进行如下培训:沟通技巧、考评实施技巧、总结考评结果的方法、反馈考评结果的方法等。
  (3)实施360度考评
  实施360度考评的工作内容包括:
  ①实施考评。对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质量管理。如果没有控制好考评实施的过程,可能导致整个考评结果无效。
  ②统计考评信息并报告结果。
  ③对被考评人员进行如何接受他人的考评信息的培训,让他们体会到360度考评最主要的目的是改进员工的工作绩效,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咨询建议,从而提高被考评人员对考评目的和方法可靠性的认同度。具体可以采用讲座和个别辅导等培训方法。
  ④企业管理部门应针对考评的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改善绩效的行动计划。
  (4)反馈面谈
  反馈面谈的工作内容包括:
  ①确定进行面谈的成员和对象;
  ②有效进行反馈面谈,及时反馈考评的结果,帮助被考评人员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5)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的工作内容包括:
  ①确认执行过程的安全性。360度考评中包括上级、下级、同事及其他人员的评价,要检查信息收集的过程是否符合评价的要求,并验证各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②评价应用效果。
  ③总结考评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整个考评系统。

第5题:

行政程序法是关于行政程序行为的方式、步骤及其形成过程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


正确答案:√

第6题:

简述行政程序的内涵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及时限的总和,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1)行政程序的法定性。
(2)行政程序的多样性。
(3)行政程序的分散性。


第7题:

简述我国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是:
(1)合法与合理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效能与便民原则。
(3)临督与责任原则。


第8题:

简述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有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障相对人权益的原则。


第9题:

简述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参考答案:实验法的实施程序与其他方法大致相同,分为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确定实验课题及实验目的;提出理论假设;选取实验对象;选择实验方式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前测;引入或改变自变量,对实验组进行实验激发;后测。资料处理阶段的工作主要有: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第10题:

简述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


正确答案: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之中作为具体程序制度的指导并反映行政程序法自身特点的基本准则。因此,确定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应当符合这样几个要求:
(1)它们贯穿于每一行政程序法律关系的始终;
(2)应当能够表现行政程序法的特点,与其他程序法相区别;
(3)这些原则还应当能够涵盖所有行政程序法的具体制度。
我们认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第一,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重要的行政行为、与公民权利义务直接相关的行政行为时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让相对入了解有关的情况。公开原则是政府活动公开化在行政程序中的体现,是公民参政权的延伸。
公开原则主要通过下列具体制度得以体现:
(1)表明身份。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出示证件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身份,证明自己享有进行某种行政行为的职权或资格。
(2)告知。行政机关为行政行为时,将有关事项通过合理的途径告诉当事人。
(3)说明理由。行政机关为行政行为应当说明事实根据、法律依据或其他理由。
(4)咨询程序。公民有权了解同自己合法权益有关的情况,当其向行政机关提出询问时,行政机关有义务予以答复。
第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行为时,要在程序上平等对待当事人各方,排除各种可能造成不平等或偏见的因素。
公正原则通过下列具体制度表现出来:
(1)回避。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参与有关行政行为,以免造成有偏见的事实或嫌疑。
(2)合议。行政决定由若干公务员经合议后作出,以充分表示行政决定的公正性。
(3)辩论。当事人各方有平等的陈述权,提出自己的主张或反驳对方的主张。
(4)调查。行政机关必须不抱偏见的了解必要的事实真相,查明事实并收集有关的证据。
(5)审裁分离。行政机关将行政行为中审理事实和作出裁决两个阶段分开,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以防止公务员先入为主、固执己见。
第三,参与原则。近现代以来,民主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民主的标志不再是静态的政治体制模式,人们更强调民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井把它看作是人民对政治过程的参与。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的尺度,是社会成员参与国家事务的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即在什么问题上可以参与国家事务以及参与的影响力如何。社会成员对国家事务的参与,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立法和决策的政治过程,而进一步深入到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之中。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它充分体现了公民参与行政活动的权利。
第四,顺序原则。顺序原则是指行政程序的各项制度应当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顺序原则是行政程序时间性的表现和要求之一,其实质在于保证行政程序的合理运作,防止因时间上的差异使行政程序法金玉其外,华而不实。例如,违反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所进行的各项行政程序不过是一场骗局,遮入耳目而已。另一方面,行政行为遵循一定的顺序也是行政程序科学性的表现和要求,简化烦琐的程序,免去不必要的程序,以减少耗费,提高行政效率。
第五,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指为了保证行政活动的高效率,行政程序的各个环节应当有时间上的限制,以及在不损害其他目的的前提下使行政程序简便易行。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主要有时效制度和简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