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化学家()发现了氧气,建立了燃烧理论,否定了"燃素说",引起了化学革命。

题目
填空题
法国著名化学家()发现了氧气,建立了燃烧理论,否定了"燃素说",引起了化学革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化学教师讲授“燃烧”时.引用了下列素材。请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提出了“燃素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中.燃烧就是物质失去“燃素”的现象。这种说法曾风行一时,支配了化学家的思想一百年左右。然而,“燃素说”自身存在严重的缺陷,例如,从来没有人见过或证明“燃素”的存在。直到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才提出了燃烧的“氧化说”,否定了“燃素说”。
问题:
(1)该教师引用上述素材有哪些教学价值
(2)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在义务教育阶段是怎样定义燃烧的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引用了有关化学史的素材,其教育价值在于: 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
②创设化学教学情景,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在历史的情景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④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底(也叫差火点)。
义务教育阶段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第2题:

化学在18世纪的重要成果是法国科学家()建立了氧化—燃烧理论。

  • A、帕拉塞斯
  • B、富兰克林
  • C、拉瓦锡

正确答案:C

第3题:

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怀疑的化学家》中提出科学的元素概念,使化学从炼金术的影响下解放出来,确立为一门科学。法国的拉瓦锡否定了“()”,建立燃烧氧化理论。


参考答案:燃素说

第4题:

18世纪70年代,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创立了(),彻底推翻了统治西文世界100多年错误的“燃素说”。


正确答案:氧学说

第5题:

法国著名化学家()发现了氧气,建立了燃烧理论,否定了"燃素说",引起了化学革命。


正确答案:拉瓦锡

第6题:

推翻“燃素说”,建立科学的燃烧理论是拉瓦锡的重大贡献。在创立燃烧理论过程中,他得益于一位英国燃素派化学家的重要启发,完成了自己的勋业,那位化学家叫什么名字()

  • A、卡文迪许
  • B、普里斯特列
  • C、舍勒
  • D、牛顿

正确答案:B

第7题:

下列关于法拉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英国著名化学家
  •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
  • C、法国著名化学家
  • D、法国著名物理学家

正确答案:B

第8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①1772年,瑞典的舍勒在从事“火与空气”的实验研究时分离出了氧气。但他信奉当时流行的“燃素说”,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把氧气叫作“火空气”。
②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加热氧化汞时也得到了氧气。遗憾的是.他是比舍勒更虔诚的“燃素说”信徒.他称自己发现的气体为“脱燃素空气”。 ③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燃烧试验。在实验中发现.密闭容器内锡和铅经加热后表面有一层“金属灰”,锡和铅的质量增加了.空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加热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没变。他意识到这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的结果。此后,经过大量实验分析,他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据此,拉瓦锡于1777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了流行近一个世纪的“燃素说”。
问题:
(1)材料①和②中两位科学家都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并没有正确解释燃烧的本质,而材料③中拉瓦锡能够获得重大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拉瓦锡的实验研究中体现了一条重要的化学定律是什么
(3)从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来看,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有哪些教育价值


答案:
解析:
(1)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虽然都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并没有正确地解释燃烧的本质,主要是由于他们受当时“燃素说”理论的左右,没能大胆质疑,没能做到尊重实验事实、勇于探索和创新;而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他具有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拉瓦锡利用金属的燃烧实验推翻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燃素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了在燃烧过程中金属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最后提出了“氧化学说”。 (2)拉瓦锡的实验研究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3)①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②利用化学史知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将抽象、枯燥、单调的化学知识赋予具体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通过化学史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表达、亲身经历活动的机会.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从而在历史的情景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③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史,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从而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④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我们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更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化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爱国情怀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9题:

十八世纪的化学家拉瓦锡宣布了关于燃烧的氧化学说,从而推翻了什么学说?


正确答案:推翻了“燃素”学说。

第10题: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对燃烧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推翻了燃素说,提出了科学的燃烧理论。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