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神华公司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该产品的单位直接材料为50元,单位直接人工为4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30元,2008年

题目
问答题
假设神华公司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该产品的单位直接材料为50元,单位直接人工为4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30元,2008年甲产品的销售价格为240元,全年固定成本为600000元,当年共销售10000个甲产品,实现利润200000元。该公司选择同行业先进的投资报酬率作为预测2009年目标利润的标准。已知同行业先进的投资报酬率为15%,预计公司2009年的资产平均占用额为2000000元。假设神华公司2009年甲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水平与2008年一样。计算甲产品的盈亏临界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单位变动成本=50+40+30=120元
单位边际贡献=240-120=120元
边际贡献率=120/240×100%=50%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600000/120=5000个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600000/50%=1200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单位成本为100元,其中,单位直接材料52元,单位直接人工30元,制造费用18元。则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比率为( )。

A.18%

B.52%

C.26.67%

D.30%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甲产品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8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6元,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5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为4元。该公司经过研究确定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加成75%作为这项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则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是( )元。
?

A、28
B、33
C、49
D、52

答案:C
解析:
单位变动成本=10+8+6+4=28(元),目标销售价格=28×(1+75%)=49(元)。
提示:需要注意用变动成本加成法计算产品价格的时候,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还包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这是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果使用完全成本加成本法,则是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基础上进行加成计算,不涉及销售和管理费用。教材例题是这样处理的,我们做题的时候也这样处理。

第3题:

A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甲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本期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为5公斤,单位材料的标准价格为2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4小时,预计标准总工时为2000小时,标准工资总额为6000元,标准制造费用总额为72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为5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200元)。 (2)其他情况: 本期产品的实际产量为490件,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时,支付工资6620元,支付制造费用7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5400元,固定制造费用1900元),采购原材料的价格为2.1元/公斤,本期领用原材料2050公斤。 要求: (1)编制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填写下表: 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单位:元 项目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单位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可能原因(每项差异说出两个因素即可); (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可能原因(每项差异说出两个因素即可);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说明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与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关系。


正确答案:
(1)
甲产品标准成本卡
单位:元

项目

用量

标准

价格标准


单位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2
10
直接人工
4
6000/2000=3
12
变动制造费用
4
5000/2000=2.5
10
固定制造费用
4
2200/2000=1.1
4.4
单位标准成本


36.4

(2)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1-2)×2050=205(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050—490×5)×2=-800(元)
差异分析:
区接材料价格差异为正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市场价格提高、运输方式的变动导致运费增加等导致实际价格提高。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负数,属于节约差异,节约的原因可能是工人用料的责任心增强、材料质量提高等导致单位产品的实际用量减少。
(3)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工资率标准
=(2100—490×4)×3=42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工资率标准)×实际人工工时
=(6620/2100—3)×2100=320(元)
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正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工人技术状况不好、工作环境不好等等导致单位产品实际人工工时增加。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正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人的升级、加班等等导致实际工资率提高。
(4)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
=(2100—490×4)×2.5=35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X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5400/2100-2.5)×2100=150(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5400—490×4×2.5=500(元)
或: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50+150=500(元)
(5)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900—490×4×1.1=-256(元)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900—2200=-3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000—490X4)×1.1=44(元)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2000—2100)×1.1=-11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100—490×4)×1.1=154(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44)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11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4)

第4题:

某公司只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件时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1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管理及销售费用1800元。已知该公司计划实现30000元的目标利润。分别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和成本毛利率指标。


正确答案: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20000+11000+12000+10000)÷500=106元/件
成本毛利率=【(30000+1800)/53000】×100%=60%

第5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比较成熟,生产工人操作技术比较熟练,管理水平较高,公司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定期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甲公司本月实际生产该产品6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150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28元/千克;实际耗用工时为31000小时,实际直接人工工资总额为65100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837000元。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计算该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该产品的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计算该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对各个成本差异进行责任分析说明。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5000×(28-30)=-30000(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5000-6000×2)×30=90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30000+90000=60000(元)
【知识点】标准成本法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651000/31000-20)×31000=310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31000-6000×5)×20=20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1000+20000=51000(元)
【知识点】标准成本法
3.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37000/31000-25)×31000=62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1000-6000×5)×25=25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62000+25000=87000(元)
【知识点】标准成本法
4.(1)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如供应商价格变动、未按经济订货批量订货、不必要的快速运输方式、紧急订货等。
材料数量差异是在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如操作失误造成废品废料增加、操作技术改进等,反映了生产部门的业绩的控制标准。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由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工资率调整等原因形成,一般来说应该由劳动人事部门负责。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由工作环境、工人经验、劳动情绪、作业计划等原因形成,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
(3)生产部门有责任将变动性制造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之内,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一般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
实际工时脱离了标准造成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其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相同,一般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

第6题:

B公司2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销售800件,其成本资料详见下表。

单位:元 项目 单位成本 总成本 直接材料 20 20000 直接人工 18 18000 生产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 10 10000 固定制造费用 2000 合计 50000 变动非生产成本 4 3200 非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6000 合计 9200假设:为简化起见,假定这里的变动非生产成本均为变动销售费用,其总额随销售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要求:

(1)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期间成本和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2)假设期末没有在产品存货,期初没有产成品存货,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3)假设该公司1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同时也销售出1000件;2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只销售出800件;3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销售出1200件。甲产品每件销售单价为8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和固定成本资料不变,并假设1月初没有产成品存货,各月月初、月末均无在产品存货。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各月的损益。


正确答案:
(1)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确定的期间成本和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别见下表。
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单位:元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

48

48

固定制造费用

2

 

单位生产成本

50

48

期间成本
单位:元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固定制造费用

 

2000

非生产成本

9200

9200

期间成本合计

9200

11200

(2)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单位:元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50

48

期末产成品存货数量(件)

200

200

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10000

9600

(3)各月的损益计算表
单位:元
项目

1月

2月

3月

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销售毛利
减:非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

80000
50000
30000

4000
6000
20000

64000
40000
24000

3200
6000
14800

96000
60000
36000

4800
6000
25200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减: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

80000

48000
4000
28000

2000
6000
20000

64000

38400
3200
22400

2000
6000
14400

96000

57600
4800
33600

2000
6000
25600

第7题: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A产品,每件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为-1.8。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甲公司盈亏平衡时的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 )元。

A.13.86
B.13.52
C.12.44
D.14.54

答案:C
解析: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百分比=-1.8,由

成本变动百分比=-100%/(-1.8)=55.56%,(单位变动成本-8)/8=55.56%,单位变动成本=12.44(元)。

第8题:

企业某产品本月消耗各项费用如下:单位直接材料50元,单位直接人工3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0元,单位变动销售费用2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30000元,固定管理销售费用总额25000元。另,企业当月生产量为10000件,销售量为8000件。该企业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则有()。

A.期间成本等于55000元

B.单位产品成本等于103元

C.单位产品成本等于102元

D.单位产品成本等于100元

E.期间成本等于41000元


参考答案:BE

第9题:

某公司本年度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其产量、售价以及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3500件,期初存货量为零。单位产品销售为46元,直接材料成本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6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8000元,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4元,固定销售管理费用为21000元。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本年度期末存货成本。


正确答案: 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本期销售量=0+4000-3500=500(件)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为:
存货成本=(20000/4000+32000/4000+6)×500=9500(元)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为:
存货成本=9500+28000/4000×500=13000(元)

第10题:

某公司只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件时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1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管理及销售费用1800元。已知该公司计划实现30000元的目标利润。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成本贡献率指标。


正确答案: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20000+11000+12000)÷500=86元/件
变动成本贡献率=【(30000+1800+10000)/43000】×100%=97.21%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