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以上的,构成诽谤罪的严重情节。

题目
单选题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以上的,构成诽谤罪的严重情节。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行为属于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的“情节严重”。

A.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的

B.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C.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D.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刑事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同一诽谤信息被转发超过500次的属于情节严重的行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 构成( )

A.寻衅滋事罪

B.侮辱罪

C.诽谤罪

D.无罪


参考答案:A

第4题:

诽谤罪与一般诽谤行为的主要区别()

  • A、是否败坏他人名誉
  • B、情节是否严重
  • C、诽谤罪要告诉才处理
  • D、散布的事实是否虚假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下列行为中构成诽谤罪的是:


正确答案:C
B项并没有损坏他人人格,D项说小刘有作案嫌疑,并没有说小刘是作案者,没有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故B、D两项都不属于诽谤罪;A项和C项相比,C项因散布未经证实的事情而造成了严重后果,属于情节严重的行为.故答案选C。

第6题: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指的是()。

A.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浏览次数达到3000次

B.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300次

C.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十分痛苦的

D.2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


参考答案:D

第7题: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 )


参考答案:正确

第8题: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具有如下何种情形,可以成立诽镑罪成立条件所要求的“情节严重”:( )
A.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B.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C.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D.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答案:A,B,C,D
解析:
A、B、C、D
考点:诽谤罪的最新司法解释
讲解: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诽镑罪,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足以败 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捏造并散布”,是指散布捏造的事实。所谓捏造的事 实,是指无中生有、凭空制造虚假事实,而且所捏造的事实,是有损对他人的社会评价、具有某种程度的具体内容的事实。如果行为人散布的是有损他人名誉的真实事实,则不构成诽 镑罪,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诽镑。特定的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镑时虽未具体指明被害人的姓名,但能推知出具体被害人的,仍构成诽谤罪。
诽镑罪的成立,要求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时才能成立犯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 内容恶毒、后果严重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 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 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第10题:

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同一诽谤信息被转发次数超过500次的属于()的“情节严重”情形。

  • A、侮辱罪
  • B、诽谤罪
  • C、侵犯著作犯罪
  • D、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犯罪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