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认识了兔子、乌龟、松鼠之后学习“动物”的概念,这属于()。

题目
单选题
幼儿在认识了兔子、乌龟、松鼠之后学习“动物”的概念,这属于()。
A

概念同化

B

初级概念

C

上位学习

D

下位学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3种动物赛跑,已知狐狸的速度是兔子的2/3,兔子的速度是松鼠的2倍,一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14米,那么半分钟兔子比狐狸多跑( )米。


A. 28
B. 19
C. 14
D. 7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由题意可得:兔子速度∶松鼠速度∶狐狸速度=6∶3∶4,又因为“一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14米”即半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7米,所以令半分钟兔子、松鼠、狐狸分别跑6a、3a、4a,4a-3a=7,故a=7,所以半分钟兔子比狐狸多跑6×7-4×7=14(米)。故答案为C。

第2题:

幼儿在认识了“兔子”、“乌龟”、“松鼠”、“山羊”之后学习“动物”的概念,在知道了“菊花”、“玫瑰花”、“五星花”之后学习“花”的概念等都属于()。

A概念同化

B下位学习

C初级概念

D上位学习


D

第3题:

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豆角”和“黄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


正确答案:B
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第4题:

学过“兔子”、“狮子”、“老虎”等的概念,在学习“动物”总括性的概念,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 B、上位学习
  • C、下位学习
  • D、辨别学习

正确答案:B

第5题:

幼儿在认识了“兔子”、“乌龟”、“松鼠”、“山羊”之后,学习动物的概念等属于()

A初级概念

B下位学习

C概念同化

D上位学习


D

第6题:

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答案:B
解析:
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关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因此.答案选B。

第7题:

幼儿在认识了“兔子”"乌龟"“松鼠”“山羊”之后,学习“动物"的概念;在知道了“菊花”“玫瑰花”之后学习“花”的概念,这种概念学习属于()

A概念同化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概念迁移


C

第8题:

幼儿在熟悉了“萝卜”“菠菜”等概念之后,逐渐理解了“蔬菜”的概念。这个过程属于(  )。

A.前括学习
B.后括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B
解析:
幼儿先学习一些处于下位关系的概念(如“萝卜”“菠菜”等),当熟悉了这些下位概念之后,就容易形成对上位概念的理解(如“蔬菜”)。这种学习过程就是奥苏泊尔提出的“后括学习”。

第9题: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下面提到的几种动物中,不能私人饲养作宠物的是()

  • A、乌龟
  • B、猕猴
  • C、松鼠
  • D、黄鼬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