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曹禺戏剧具有的悲剧意味。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曹禺戏剧具有的悲剧意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幼儿戏剧中的()获得第八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


正确答案:《玫瑰园》

第2题:

曹禺的《雷雨》广泛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其中()。

  • A、受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影响,塑造了周朴园的形象
  • B、受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影响,塑造了蘩漪的形象
  • C、受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影响,塑造了侍萍的形象
  • D、受契诃夫戏剧“人生悲剧”影响,塑造了四凤的形象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曹禺的《雷雨》广泛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其中()。

A.受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影响,塑造了繁漪的形象

B.受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影响,塑造了侍萍的形象

C.受契诃夫戏剧“人生悲剧”影响,塑造了四凤的形象

D.受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影响,塑造了周朴园的形象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论述曹禺戏剧《雷雨》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这部四幕悲剧最大特点是高度的集中概括性。作品把剧情臵于一天时间(一个夏天的早晨到午夜两点钟)、两个场景(周家客厅、鲁家住房)之内,集中展示周、鲁两家前后30年的复杂矛盾和由此形成的悲剧。
(2)以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抨击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揭示了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表现了鲜明的思想性。
(3)艺术特色显著:一是在结构上采用“回溯法”;二是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富有潜台词;三是把时代感受、现实激情与自然界的雷雨形象交织起来,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

第5题: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曹禺作品的悲剧美学。


正确答案: 曹禺以悲剧艺术的杰出成就对我国悲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是悲剧主题。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人们的思想处于封建思想的禁锢之中,争取生存解放的战斗心理成为社会的普遍的心理。因此,当时的中国虽然不可能广泛产生西方世界由于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精神生活极端贫乏等因素引起的异化、孤独、绝望的社会心理,但也面临人的真正解放这一重要的课题。曹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开始自己的艺术探求。任何真正的艺术都是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曹禺作品的取材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悲剧主题。剧作家在《雷雨》、《日出》、《原野》等剧本中大声呼喊:/摧毁这黑暗的社会吧,让人成为人、这是我们在曹禺剧作中听到的主旋律。罪恶社会对人的腐蚀吞噬,黑暗中的人渴望追求光明以及这种要求遭到扼杀——曹禺从这三方面有力地表达了严肃的人的主题。表现人的主题在中国新文学中并非自曹禺始,但曹禺悲剧主题的深刻性在于他把悲剧描写的重点集中在揭示人的深刻的精神痛苦上,他总是致力于表现人物深刻的内心痛苦,总是从解剖灵魂入手以淋漓尽致的笔墨将悲剧人物的内心痛苦一层层突现出来。因此,这些精神痛苦虽然埋藏得很深,不易为人觉察,却能比一般痛苦更能让人哀怜,引人深思。同时,曹禺的悲剧所描写的痛苦是清醒地意识到的痛苦,人物的心灵在痛苦中挣扎,都想摆脱这痛苦与不幸,却都绝望地发现自己无路可走,这痛苦属于他们也属于社会,这就使曹禺的悲剧主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深刻性。
其次,是悲剧冲突。从戏剧冲突的内在构成说,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悲剧冲突特别强调意志的作用,认为自觉意志是悲剧冲突的基础。在曹禺剧作中,人物都具有强烈自觉的个性意志,描写由个人自觉意志而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戏剧冲突:人物在意志酝酿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自我内心冲突;在执行意志时和别人的自觉意志发生的外部冲突;并把性格刻画和意志冲突的展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曹禺的悲剧冲突同样致力于表现尖锐的心理冲突,不是直接描写心理冲突并使之外化,而是通过强有力的外部情节冲突来显示人物的心理冲突。在《雷雨》中几乎没有单独孤立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人物细腻复杂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富于表现力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而在《日出》中,情节冲突逐渐减弱,内在的紧张性却逐渐加强,到《原野》,作者的笔触直接伸入人物内心,全力描写人物内心的复杂活动,并且借鉴表现主义的手法,把内心活动具象化、感知化。在曹禺剧作中,悲剧冲突的外在表现在不同的剧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但总的来说比较注意戏剧冲突外在的紧张性。《日出》中,表面上没有了《雷雨》那种剑拔弩张的情势,而是平淡与紧张的统一,但在平淡中,埋着紧张的因子,潜伏着性格、意志、感情、利害等种种冲突。每一幕在开场时几乎都是谈心说笑,似乎平淡无奇,但潜流在暗中集合,最后奔突而出,人物性格在紧张的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特点在《原野》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第三,是悲剧人物。曹禺剧作的悲剧人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包括劳动妇女,如鲁侍萍与四凤,小东西、翠喜与黄省三,以及鸣凤、婉儿等人。另一类为封建阶级、资产阶级营垒里遭摧残压抑,受毒化控制的人,如蘩漪、陈白露、曾文清、愫方、焦大星等。这两类悲剧人物都是社会上的小人物、灰色人物。曹禺的悲剧是小人物的悲剧,是灰色人物的悲剧。作家笔下的悲剧人物都具有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丰富性格和复杂心理。作家总是力求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多层次,有意识地着力挖掘其性格不完全一致的情感和心智矛盾的侧面,把明显与隐晦、尖锐与缓和、激烈与平静交错糅合,使人物性格立体化。蘩漪性格的复杂性,为历来的评论家所称道。在刻画她的性格时,作家审美创造的视角凝聚在时代精神所引发人物心灵世界的强烈骚动上:在五四精神的启悟下,蘩漪热烈渴望个性自由与解放,确是“心比天高”;但当她试图冲破封建牢笼,同周朴园前妻之子周萍发生乱伦关系后,在她的潜意识深层却又不时窜出传统观念的幽灵,使她不自觉地为突如其来的犯罪感所困扰;而当周萍要悔改以前的罪恶同她断绝那种不正常的关系时,蘩漪又死死抓住周萍不放,一次次疯狂地去破坏周萍与四凤的关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妒恨与阴鸷。在《日出》中,作家更深入地揭示了陈白露在罪恶社会的逼迫、腐蚀下日益堕落又不甘沉沦,渴望自由光明又难以挣脱生活桎梏的灵魂剧烈搏斗,从而突现了她矛盾、分裂、忧郁、痛苦的内在复杂性格。

第6题:

易卜生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曹禺在中学时代就曾演出过易卜生的戏剧。曹禺曾说:“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我为他的剧作谨严的结构,朴素而精练的语言,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发出的锐利的疑问所吸引”。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广泛的,五四时期出现的大量的“问题小说”和“问题剧”都是学习易卜生结果。有人甚至认为,易卜生的影响已不限于文学,包括整个社会,他笔下的娜拉,几乎成了“妇女解放”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有力的揭露,因此,易卜生戏剧又称“社会悲剧”。有人认为,曹禺从易卜生那里学到的比从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还要多,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妇女问题(在蘩漪、陈白露身上可以看到娜拉的影子),也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学会了如何面对“我们的遭遇”,而且,更学会了如何安排人物与事件的复杂关系,如何制造悬念,处理高潮,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等等。比如,他也像易卜生一样,把次要人物也当作主要人物来写,以至于《雷雨》的主角是谁也成了一个问题,蘩漪、侍萍、周朴园三个人物主次难分。

第7题:

曹禺的戏剧代表中国现代戏剧创作走向()的标志。


正确答案:成熟

第8题:

在近年来的曹禺研究中,_______的《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是最有

学术个性的论著。


参考答案钱理群

第9题:

简述希腊悲剧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曹禺在读大学时开始对希腊悲剧着迷,他的《雷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构思完成的。希腊三大悲剧作家都有突出的命运观,在他们看来,人的悲剧是非人力所能左右的,是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因而希腊悲剧也称为“命运悲剧”。在《雷雨》中,世界的残忍和冷酷,人的盲目的挣扎,情爱不可避免地走向乱伦,特别是四凤自觉不自觉地重蹈母亲侍萍的覆辙等等,都表现了某种命运悲剧的因素。但希腊悲剧对曹禺话剧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内容上,还更多地表现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如结构上的集中严谨以及倒叙式方法,剧情设置和情节安排上蘩漪遭周萍遗弃后由爱而恨的报复等。《原野》的复仇精神也受到《美狄亚》的影响。

第10题:

简述莎士比亚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有人说,曹禺从希腊悲剧中汲取的主要是激情和悲剧精神,而在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则是“变异复杂的人性,精妙的结构,绝美的诗情,充沛的人道精神,浩瀚的想象力”。莎士比亚被称为“第一个把精神痛苦写到至极的作家”,他对人物很少作单一的或静止的描写,而是对其性格和情感作生动细致的描写,其人物大多复杂丰富,富于发展变化。因此,莎士比亚悲剧也称“性格悲剧”。《雷雨》的悲剧可以说直接与蘩漪的“雷雨式”性格有关,而曹禺笔下的许多人物(包括次要人物)都具有复杂而偏执的性格。此外,莎士比亚的诗人气质和用诗体写成的戏剧,对曹禺也是一个致命的诱惑。曹禺甚至还曾翻译过莎翁的名剧《柔密欧与幽丽叶》(即《罗密欧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