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三个音乐流派。

题目
问答题
概述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三个音乐流派。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最重要的三个音乐流派是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主义。
⑴表现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奥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它最先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表现主义常常与印象主义相对立。表现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20世纪初,德国统治阶级在国内加紧压榨劳动人民,致使社会矛盾加剧,动荡不安。表现主义者用自己的艺术表现了对社会的强烈抗议,表现主义是可怕的社会绝望的产物。表现主义艺术家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条件下,把他们对世界所感到的内心的苦闷、孤独、恐惧、绝望、悲痛等情绪,用极端主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总的来说,表现主义不像抽象派艺术那样,完全抛弃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和内容,是有一定生活依据的。但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又有不同,与我们日常所认识的客观现象有相当距离,那就是被变形、被夸张。特征:表现主义音乐与过去的音乐有着继承关系,它的根就在晚期浪漫主义高度戏剧性的作品之中。从表现形式来看,表现主义音乐比某些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更加怪诞、不协和、带刺激性,尤其表现在音乐语言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在勋伯格的作品中调性没有了,他取消了能够确立调性的7个自然音与5个变化音之间的区别,使12个音级都很重要,没有一个音取得中心音的地位,这就是无调性。因此,无调性最能说明表现主义的音乐特征,它成了表现主义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表现主义音乐形式的其他特点:零碎的、急剧跳动的旋律进行;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力度变化;尖锐的不协和和弦,不对称的节拍,不清晰的结构等。这些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与表现紧张、恐惧、绝望等富有刺激性的内容相联系的。 代表人物有: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他们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⑵新古典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力图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时期的音乐风格和特征。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在1920年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其中提到“我所理解的新古典主义,就是掌握、选择和利用以往经验的全部成果,以及这些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坚实而优美的形式。”他认为新古典主义的主要特征是:风格的统一、复调的高度发展和明朗的客观性气质。新古典主义中的“古典”二字的含义并不是很明确的。有的是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古典主义,即18世纪下半叶严格意义上的古典乐派;有的是指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上半叶,即音乐史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也有指巴洛克以前,即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总之,“古典主义”表示被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放弃或不重视的任何东西。
特征:在美学方面,要求艺术整体的各个方面的均衡、完美、稳定。在情感表现方面,追求适度、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而不是强调个人的、主观的、像浪漫主义那种过浓的、过激的、不加约束的情感。在形式结构方面,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如早期的组曲、托卡塔、大协奏曲、赋格、帕萨卡利亚、恰空等,提倡复调音乐,用线条织体替代浪漫主义的和弦织体;调性明确,以七个音的自然音阶为基础,避免半音音阶;节奏匀称;配器清晰、透明。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方面,提倡“纯音乐”,而不是借助音乐以外的手段,如文学、绘画等。这些特征,其实都是古典主义早期或巴罗克时期所具备的。20世纪作曲家采用它们总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或多或少的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同时使用现代作曲技法,从而对古典音乐进行再创造。例如:旋律和结构布局可能是古典的,但和声复杂、配器音色多变,又是现代的。有时采用双重调性、多调性、复节奏、复拍子等,出现20世纪特有的尖锐、新颖、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代表人物有:斯特拉文斯基、兴德米特
⑶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音乐在20世纪有了新的发展。与19世纪民族音乐相同点:都面向民间,选用民间题材,或从民间音乐中汲取滋养,从而为发扬本民族音乐文化作出贡献。
不同点:
①不像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与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有着那么密切的联系;
②对民间音乐本身的兴趣,对民间音乐特征与形式的挖掘,表现的更为突出。作曲家不再局限于“将民间音乐吸收在传统的风格中,而是利用民间乐汇创造新的风格”。代表人物有:巴托克、科普兰、格什温。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下列哪个方面不属于感受与欣赏领域的内容 ( )

A.音乐的体裁与形式
B.音乐与姊妹艺术
C.音乐的情绪与情感
D.音乐的风格与流派

答案:B
解析:
B选项,音乐与姊妹艺术是指音乐与美学、音乐与心理学等等,综上,B选项正确。

ACD选项都是音乐鉴赏的重要方面。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B项。

第2题:

鸳鸯蝴蝶牌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个()。

  • A、美术流派
  • B、文学流派
  • C、音乐流派
  • D、戏剧流派

正确答案:B

第3题:

标题音乐出现于欧洲19世纪上半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是“错”。

第4题:

继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于19世纪初叶至末叶在欧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音乐流派是()。

  • A、印象主义音乐
  • B、民族乐派
  • C、现代乐派
  • D、浪漫乐派和现实主义音乐

正确答案:D

第5题:

概述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三个音乐流派。


正确答案:最重要的三个音乐流派是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主义。
⑴表现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奥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它最先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表现主义常常与印象主义相对立。表现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20世纪初,德国统治阶级在国内加紧压榨劳动人民,致使社会矛盾加剧,动荡不安。表现主义者用自己的艺术表现了对社会的强烈抗议,表现主义是可怕的社会绝望的产物。表现主义艺术家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条件下,把他们对世界所感到的内心的苦闷、孤独、恐惧、绝望、悲痛等情绪,用极端主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总的来说,表现主义不像抽象派艺术那样,完全抛弃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和内容,是有一定生活依据的。但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又有不同,与我们日常所认识的客观现象有相当距离,那就是被变形、被夸张。特征:表现主义音乐与过去的音乐有着继承关系,它的根就在晚期浪漫主义高度戏剧性的作品之中。从表现形式来看,表现主义音乐比某些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更加怪诞、不协和、带刺激性,尤其表现在音乐语言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在勋伯格的作品中调性没有了,他取消了能够确立调性的7个自然音与5个变化音之间的区别,使12个音级都很重要,没有一个音取得中心音的地位,这就是无调性。因此,无调性最能说明表现主义的音乐特征,它成了表现主义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表现主义音乐形式的其他特点:零碎的、急剧跳动的旋律进行;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力度变化;尖锐的不协和和弦,不对称的节拍,不清晰的结构等。这些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与表现紧张、恐惧、绝望等富有刺激性的内容相联系的。 代表人物有: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他们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⑵新古典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力图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时期的音乐风格和特征。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在1920年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其中提到“我所理解的新古典主义,就是掌握、选择和利用以往经验的全部成果,以及这些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坚实而优美的形式。”他认为新古典主义的主要特征是:风格的统一、复调的高度发展和明朗的客观性气质。新古典主义中的“古典”二字的含义并不是很明确的。有的是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古典主义,即18世纪下半叶严格意义上的古典乐派;有的是指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上半叶,即音乐史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也有指巴洛克以前,即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总之,“古典主义”表示被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放弃或不重视的任何东西。
特征:在美学方面,要求艺术整体的各个方面的均衡、完美、稳定。在情感表现方面,追求适度、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而不是强调个人的、主观的、像浪漫主义那种过浓的、过激的、不加约束的情感。在形式结构方面,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如早期的组曲、托卡塔、大协奏曲、赋格、帕萨卡利亚、恰空等,提倡复调音乐,用线条织体替代浪漫主义的和弦织体;调性明确,以七个音的自然音阶为基础,避免半音音阶;节奏匀称;配器清晰、透明。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方面,提倡“纯音乐”,而不是借助音乐以外的手段,如文学、绘画等。这些特征,其实都是古典主义早期或巴罗克时期所具备的。20世纪作曲家采用它们总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或多或少的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同时使用现代作曲技法,从而对古典音乐进行再创造。例如:旋律和结构布局可能是古典的,但和声复杂、配器音色多变,又是现代的。有时采用双重调性、多调性、复节奏、复拍子等,出现20世纪特有的尖锐、新颖、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代表人物有:斯特拉文斯基、兴德米特
⑶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音乐在20世纪有了新的发展。与19世纪民族音乐相同点:都面向民间,选用民间题材,或从民间音乐中汲取滋养,从而为发扬本民族音乐文化作出贡献。
不同点:
①不像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与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有着那么密切的联系;
②对民间音乐本身的兴趣,对民间音乐特征与形式的挖掘,表现的更为突出。作曲家不再局限于“将民间音乐吸收在传统的风格中,而是利用民间乐汇创造新的风格”。代表人物有:巴托克、科普兰、格什温。

第6题:

鸳鸯蝴蝶派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个()。

  • A、美术流派
  • B、文学流派
  • C、音乐流派
  • D、戏剧流派

正确答案:B

第7题:

概述闽台音乐。


正确答案:闽台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民俗型,如山歌、渔歌、儿歌宗教音乐等;雅集型,如福建南音、福州十番、莆田十音、闽西十班等;剧场型,也就是戏曲音乐,如莆仙戏、梨园戏的音乐等;音乐会型的传统音乐,这是“五四”以后,在新文化的影响下,在高等学校和新型演出团体的教学与演出活动中保存着的传统音乐,如闽南筝派、闽派古琴等。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闽台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8题:

17世纪上半叶,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是(),他被认为是在吕利和拉莫之间的最重要的法国作曲家。


参考答案:库普兰

第9题:

简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留学生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


正确答案:中国留学生对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依照历史发展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到本世纪20年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以传播西洋近代音乐为主线,构成了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科学启蒙。本世纪初,西方音乐在日本与其本土音乐文化的撞击,产生了振奋日本民族精神的学校歌曲。一批非职业音乐家,对于学校歌曲极为重视和提倡。随之,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萧友梅、杨仲子等积极筹建各种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专业音乐的创作,以1920年留美归来的赵元任奠定了中国艺术歌曲形式为开端,对于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已经超出了单纯传播西洋音乐形式,而达到通过借鉴西洋音乐家,成立中国新艺术形式的地步。
第二阶段:30年代以后,一批批陆续学成归来的中国留学生,一上海国立音专为主要基地,开始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为全面的传播西洋音乐文化的时期。

第10题:

概述明代心学的主要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主要流派。


正确答案: 明初在意识形态中,程朱理学仍占主导地位。到明代中叶,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出现了王守仁的“心学”。王守仁即王阳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曾带兵镇压过农民起义,并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著名论断。在哲学方面,他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心即理”的学说,认为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反对程朱理学理在心外的命题。此外,他还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在王守仁之后,各地王门学者一时俱起,其中以王艮及泰州学派最为著名。王氏长期在小生产者中讲学,宣传王阳明的学说,并提出了“明哲保身论”。另一位著名的王门学者是李贽。李贽号卓吾,著有《焚书》、《藏书》等,在哲学上基本上与王阳明保持一致,但他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王学在明代盛极一时,但由于“王学异端”的出现,使它失去了统治者的宠爱,到了清代,程朱理学重新抬头,形成所谓“宋学”。虽然当时也出现了一些“理学名臣”,并重刊了《性理大全》,但理学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反理学的思想相当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