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犬声带切除的位置和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犬声带切除的位置和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舌骨、喉气管处正中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两侧胸骨舌骨肌,暴露气管、环甲软骨韧带和喉甲状软骨将其纵向切开,暴露两侧比较柔软有声带,用有齿镊子夹住声带拉出,用剪刀剪除。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被犬咬伤后仂ロ処理的正硝方法。


答案:
解析:
(1)尽快用20%肥皂水或0. 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简至少半小时:(2)冲洗后用75%酒精擦洗或浓碘酒涂拭:(3)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简;(4)若咬伤部位为头、颈部或严重咬伤者还需要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人抗狂犬病球蛋白,在伤口及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第2题:

简述新生仔犬的管理方法。


正确答案:仔犬出生后,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皮肤调温机能也很差,在冬季及早春应特别注意保温,以防冻死。如果温度太高,仔犬会散开躺下,若温度太低,会哀叫。保温可用火墙、火炕、土暖气、红外线类或其他升温设备(如保育箱等)。生后3-5天的仔犬,可放在室内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但是应当防止仔犬受风吹凉。犬箱应当做得宽大、舒适,使母犬能随意转身、躺卧又不挤压仔犬。主人昼夜值班,加强监护,尤其对母性不强、头胎和有神经质的母犬更应特别注意监护。保持产房及周围环境安静,谢绝生人观看,以防母犬受刺激冲撞扑咬时踩踏仔犬。在仔犬生后头7天,最好使用产仔箱将仔犬与母犬隔离开,定时让其吃奶,可防止母犬踩压仔犬。仔犬的脐带注意别拖得太长,防止扯伤幼犬,到一定时间它会自动脱落。在此期间注意观察脐带的变化,勿使仔犬互相抵吮,防止感染发炎。若脐血管闭锁不全有血液流出,或脐尿管不全有尿液流出,应进行结扎。仔犬生后1周左右,可利用风和日暖的好天气,把仔犬抱到室外与母犬一起晒太阳,一般每天2次,每次半小时。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仔犬身上的细菌,促进骨骼发育,防止骨软症的发生。2周左右,仔犬能睁开眼睛,这时要避免强光刺激,以免损伤眼睛。3周以后,可让母犬带仔犬在院内活动,时间不限。1周左右给仔犬剪1次指甲,以防在哺乳时抓伤母犬的乳房。1个月时给仔犬驱虫,以后每月1次。仔犬身上易粘污物,初期母犬可随时撤去,但以后就不管了,需要主人经常给仔犬进行刷拭和洗澡。2-3天1次,以保持身体的清洁。

第3题:

手术切除声带息肉,错误的方法是

A、电子喉镜或纤维喉镜下切除

B、间接喉镜下切除

C、支撑喉镜下切除

D、直接喉镜下切除

E、喉裂开切除


参考答案:E

第4题:

简述犬的导尿方法?


正确答案: ⑴母犬导尿法术者用左手拨开母犬阴唇,右手持犬用导尿管或人用女性导尿管缓慢插入尿道后,然后插至膀胱,即有尿液排出。
⑵公犬导尿法仰卧保定,必要时镇静或麻醉,助手将两后腿向上拉开呈屈曲状态,并一手翻开包皮,露出龟头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洗尿道外口,犬用导尿管(或人用男性中、小号导尿管),导尿管前端徐少量液体石蜡,与腹壁呈45°角插入尿道,缓慢插至膀胱,即有尿液排出,收集尿液,以后进行冲洗。能站立的犬,导尿后应立即让其行走,可促使尿液排出。

第5题:

简述犬声带切除的位置和方法。


正确答案: 在舌骨、喉气管处正中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两侧胸骨舌骨肌,暴露气管、环甲软骨韧带和喉甲状软骨将其纵向切开,暴露两侧比较柔软有声带,用有齿镊子夹住声带拉出,用剪刀剪除。

第6题:

简述准确测定犬体温的方法?
(1)保定:先让犬主人或助手采用站立保定犬,尽量做到安抚犬的情绪。
(2)先将温度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
(3)用酒精棉球清拭消毒温度计,温度计壁涂上石蜡油。
(4)检测者一手将犬尾根提起并推向对侧,另一手持温度计顺着直肠方向徐徐插入肛门中约体温计的1/3-2/3,放下尾马后,将附有的夹子夹在尾毛上。
(5)读数:体温计在直肠经测量3-5min后,取出读取度数。
(6)洗干净体温计并酒精棉球清拭消毒温度计,装好放回原位。

第7题:

犬消声术有口腔内喉室声带切除术和()两种。


正确答案:腹侧喉室声带切除术

第8题:

犬乳腺炎性癌的正确治疗方法是( )

A、单个乳腺切除

B、化学治疗

C、区域乳腺切除

D、一侧乳腺切除

E、全乳清除


参考答案:B

第9题:

治疗犬乳腺肿瘤最为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是()

  • A、单个乳腺切除
  • B、区域乳腺切除
  • C、一侧乳腺切除
  • D、两侧乳腺切除
  • E、全乳腺切除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简述犬咬伤后创面的处理方法及免疫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 1.伤口处理
(1)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乙醇涂擦伤口。
(3)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伤口应敞开,不宜一期缝合,也不应包扎。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2小时后方可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
2.免疫治疗
(1)狂犬病疫苗接种
首次被伤后:原则上是越早越好。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2)被动免疫制剂使用伤后应以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行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前必须严格进行过敏试验。若为阳性,可逐步加量脱敏注射,用完全量或改用人源免疫球蛋白。应与首针狂犬疫苗接种同时进行(暴露后尽早实施)。7天内注射血清仍有效。尽量避免在接种疫苗前一天以上注射抗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