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可以治疗妇人阴痛的穴位是()

题目
单选题
针刺可以治疗妇人阴痛的穴位是()
A

隐白

B

阴陵泉

C

阳陵泉

D

公孙

E

足三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1.隐自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2.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胃痛、呕吐、食不化、腹痛、泄泻、痢疾。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治疗失眠、腹胀纳呆、遗尿、小便不利、妇科病。4.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治疗膝关节酸痛、小便不利、阴茎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黄疸。5.血海穴位于髌骨内上缘上2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面痛急性发作时,操作错误的是

A.毫针泻法

B.面部穴位宜轻刺

C.针刺应先取面部穴位

D.面部慎用灸法


正确答案:C

第2题:

针刺治疗黄疸的基本穴位有

A、胆俞

B、内庭

C、阳陵泉

D、至阳

E、阴陵泉


参考答案:ACDE

第3题:

针灸治疗风热哮喘(急哮)的针刺穴位。


参考答案:主穴:列缺、尺泽、肺俞、中府、定喘。配穴:风寒外袭配风门、合谷;痰热阻肺配丰隆、曲池;喘甚者配天突。

第4题:

治疗足跟痛除针刺艾灸治疗外,还可用()。

  • A、激光针
  • B、穴位注射
  • C、耳针
  • D、头针
  • E、电针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针刺可以治疗脾不运化水湿病证的穴位是

A.隐白
B.阴陵泉
C.阳陵泉
D.公孙
E.足三里

答案:B
解析:
考点:1.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2.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其中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治疗失眠、腹胀纳呆、遗尿、小便不利、妇科病;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治疗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血海位于髌骨内上缘上2寸,主治月经病。

第6题:

治疗腱鞘炎不能用的方法

A、艾灸

B、针刺

C、拔罐

D、穴位贴敷

E、穴位注射


参考答案:C

第7题:

针刺可以治疗妇人阴痛的穴位是

A.隐白
B.阴陵泉
C.阳陵泉
D.公孙
E.足三里

答案:B
解析:
考点:1.隐自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2.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胃痛、呕吐、食不化、腹痛、泄泻、痢疾。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治疗失眠、腹胀纳呆、遗尿、小便不利、妇科病。4.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治疗膝关节酸痛、小便不利、阴茎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黄疸。5.血海穴位于髌骨内上缘上2寸。

第8题:

针刺可以治疗脾不运化水湿病证的穴位是

A、隐白

B、阴陵泉

C、阳陵泉

D、公孙

E、足三里


参考答案:B

第9题:

治疗落枕的关键在于针刺远端穴位要(),并令患者配合()。局部穴位应强调()。


正确答案:强刺激;颈项部运动;“以痛为输”

第10题:

下列关于治疗足跟痛的穴位针刺法正确的是()。

  • A、太溪、昆仑常常采用相互透刺法
  • B、申脉、照海采用相互透刺法
  • C、申脉、照海常常刺向足底部
  • D、申脉、照海常常刺向踝关节处
  • E、其他穴位常规刺法

正确答案: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