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地激励?

题目
问答题
如何进行有效地激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正确答案: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是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2)正确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科学地进行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以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通过异类比较,有利于确切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第2题: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正确答案: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第3题:

什么是激励?如何进行激励?


参考答案: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激励就是想方设法使人发自内心地去做某事,如何进行激励才能实现预想的目的呢?进行激励就是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管理者所期望的方向前进(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激励是一种手段,与传统的凭借权威性指挥的领导方式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愿性。因此,激励的过程不带有权威强制性,而完全是靠被管理者内在动机驱使的、自觉自愿实现的过程。由此不难看出,激励最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动机的激发,调动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即其核心作用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也就是说,激励就是设法让被管理者发自内心地去做组织要求他做的事。要进行有效激励活动,可以按以下3个步骤来完成。客观分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需要用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并引发满足管理者需要的行为进行奖励或制止

第4题:

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复习。


正确答案: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第5题:

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正确答案: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的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第6题: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正确答案:
知识概括是指主体通过深度加工过程,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应: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第7题:

如何有效地进行复述?


正确答案: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第8题:

请举例说明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正确答案:
答: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提供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第9题:

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控制,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

A、管理

B、组织

C、战略计划

D、激励


参考答案:A

第10题:

根据期望理论,企业如何对员工进行激励?


参考答案:根据期望理论领导者必须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1)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如果人们通过较大的成绩可以获得好的成绩 即期望值较高时,才能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这要求管理者把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增强工作信心放在首位。
(2)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二者应该有机结合统一起来,才能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这要求管理者必须严格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3)奖酬与满足需要的关系。即人们总希望通过努力的得到的奖酬能满足人的需要,这要求管理者因人而异,奖人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