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

题目
问答题
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若2004年的计划销售量比2003年提高8%,预测安全边际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企业某产品本月消耗各项费用如下:单位直接材料50元,单位直接人工3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0元,单位变动销售费用2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30000元,固定管理销售费用总额25000元。另,企业当月生产量为10000件,销售量为8000件。该企业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则有()。

A.期间成本等于55000元

B.单位产品成本等于103元

C.单位产品成本等于102元

D.单位产品成本等于100元

E.期间成本等于41000元


参考答案:BE

第2题:

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为1000件,销售量为800件,期初存货量为零;发生的直接材料为6000元,直接工资为4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为每件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

要求:(1)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及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2)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3)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


答案:(1)单位变动成本=(6000+4000)/1000+0.4+0.2=10.6(元)
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1000+0.4=10.4(元)
(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1000+0.4+2000/1000=12.4(元)
(3)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2000+0.2×800+300=2460(元)

第3题:

已知某企业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8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6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3000元,单位变动性非生产成本为2元,固定性非生产成本为1500元,单价50元。则该企业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 )。

A.200件

B.155件

C.150件

D.136件


正确答案:C
解析: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其中的固定成本包含固定性的生产成本和固定性的非生产成本,而变动成本则包含变动性的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所以,该企业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第4题:

某公司本年度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其产量、售价以及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3500件,期初存货量为零。单位产品销售为46元,直接材料成本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6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8000元,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4元,固定销售管理费用为21000元。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本年度期末存货成本。


正确答案: 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本期销售量=0+4000-3500=500(件)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为:
存货成本=(20000/4000+32000/4000+6)×500=9500(元)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为:
存货成本=9500+28000/4000×500=13000(元)

第5题:

甲产品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8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6元,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5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为4元。该公司经过研究确定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加成75%作为这项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则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是( )元。
?

A、28
B、33
C、49
D、52

答案:C
解析:
单位变动成本=10+8+6+4=28(元),目标销售价格=28×(1+75%)=49(元)。
提示:需要注意用变动成本加成法计算产品价格的时候,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还包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这是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果使用完全成本加成本法,则是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基础上进行加成计算,不涉及销售和管理费用。教材例题是这样处理的,我们做题的时候也这样处理。

第6题:

在特定订货应否接受的决策中,属于非相关成本的因素是( )。

A. 企业原有的固定成本

B. 单位变动成本

C. 变动性制造费用

D. 直接材料成本

E. 直接人工成本


参考答案A

第7题:

资料: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l 000件;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产品A)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采用二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5)采用三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正确答案: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800×0.11)×(140-150)
=-880(元)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800×0.11-800×0.1)×150
=1 2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880)+1 200
=320(元)
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材料成本下降880元;由于材料实际数量高于标准数量,使材料成本上升1 2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上升320元,为不利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800×5.5)×(3.9-4)
=-440(元)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800×5.5-800×5)×4
=1 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440)+1 600
=1 160(元)
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 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l l60元,为不利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一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
=一1 280(元)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2
=480(元)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一1 280+480)
=一800(元)
由于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低于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下降l 2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两者相抵,变动制造费用净下降800元,为有利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二因素分析法):
生产能量=1 000 × 5=5 000(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5 000(元)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800 X5=4 000(元)
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5 000/5 000=1(元/32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一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费用实际数一(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5 000一(1×5 000)
=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量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5 000—800×5)×1
=1 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1 000=1 000(元)
由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数相同,为发生该项费用的耗费差异;但因未能达到应有的生产能量,使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闲置,损失额1 0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工时一实际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5 000—800×5.5)×l
=6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
=4 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600+400
=1 000(元)

第8题:

A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甲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本期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为5公斤,单位材料的标准价格为2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4小时,预计标准总工时为2000小时,标准工资总额为6000元,标准制造费用总额为72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为5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200元)。 (2)其他情况: 本期产品的实际产量为490件,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时,支付工资6620元,支付制造费用7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5400元,固定制造费用1900元),采购原材料的价格为2.1元/公斤,本期领用原材料2050公斤。 要求: (1)编制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填写下表: 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单位:元 项目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单位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可能原因(每项差异说出两个因素即可); (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可能原因(每项差异说出两个因素即可);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说明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与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关系。


正确答案:
(1)
甲产品标准成本卡
单位:元

项目

用量

标准

价格标准


单位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2
10
直接人工
4
6000/2000=3
12
变动制造费用
4
5000/2000=2.5
10
固定制造费用
4
2200/2000=1.1
4.4
单位标准成本


36.4

(2)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1-2)×2050=205(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050—490×5)×2=-800(元)
差异分析:
区接材料价格差异为正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市场价格提高、运输方式的变动导致运费增加等导致实际价格提高。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负数,属于节约差异,节约的原因可能是工人用料的责任心增强、材料质量提高等导致单位产品的实际用量减少。
(3)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工资率标准
=(2100—490×4)×3=42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工资率标准)×实际人工工时
=(6620/2100—3)×2100=320(元)
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正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工人技术状况不好、工作环境不好等等导致单位产品实际人工工时增加。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正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人的升级、加班等等导致实际工资率提高。
(4)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
=(2100—490×4)×2.5=35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X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5400/2100-2.5)×2100=150(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5400—490×4×2.5=500(元)
或: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50+150=500(元)
(5)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900—490×4×1.1=-256(元)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900—2200=-3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000—490X4)×1.1=44(元)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2000—2100)×1.1=-11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100—490×4)×1.1=154(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44)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11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4)

第9题:

A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甲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本期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为5公斤,单位材料的标准价格为2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4小时,预计标准总工时为2000小时,标准工资总额为6000元,标准制造费用总额为72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为5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200元)。
  (2)其他情况:本期产品的实际产量为490件,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时,支付工资6620元,支付制造费用7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5400元,固定制造费用1900元),采购原材料的价格为2.1元/公斤,本期领用原材料2050公斤。
  要求:
  (1)编制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填写下表: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能量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答案:
解析:
(1)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填写下表: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1-2)×2050=205(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050-490×5)×2=-800(元)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工资率标准
  =(2100-490×4)×3=42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工资率标准)×实际人工工时
  =(6620/2100-3)×2100=320(元)
  (4)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100-490×4)×2.5=35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5400/2100-2.5)×2100=15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900-2200=-3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000-490×4)×1.1=44(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2000-2100)×1.1=-11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100-490×4)×1.1=154(元)

第10题:

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按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销货成本指标。


正确答案:完全成本法:
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变动成本法:
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