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考点:教材第304页)(10分)


正确答案:

第2题: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 2008年11月三级真题]




答案:
解析:

最低工资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其中所谓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照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休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主要是: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3题:

确定权重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1)客观性原则(2)导向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

第4题: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包括()

  • A、企业自主分配原则
  • B、协调原则
  • C、逐步提高工资水平原则
  • D、基本生活保障原则
  • E、分级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B,D,E

第5题:

我国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作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


答案:
解析: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主要是: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应高于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低工资规定》对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作了细化。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考虑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由于最低工资标准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所以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在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考虑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因素,同时还应适当考虑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实施后,如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所应考虑的相关因素发生变化,应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第6题:

机床坐标系的确定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确定该原则?


参考答案:刀具相对于静止的工件而运动的原则。这一原则是为了编程人员能够在不考虑机床上刀具与工件具体运动的情况下,只需依据零件图纸编程即可。

第7题:

1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需考虑的因素做了哪些原则性规定?


答案:
解析: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8题:

确定施救费用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1)保险车辆在发生火灾时,使用他人非专业消防单位的消防设备施救保险车辆所消耗的合理费用及设备损失应子以赔偿。
(2)发生保险事故后,因保险车辆不能正常行驶,被保险人雇佣吊车、拖车进行抢救的费用及运输费用应予以赔偿。
(3)施救车辆在拖运事故车辆途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损失扩大及增加的费用,如施救车辆是有偿的,则不予以赔偿,如施救车辆是被保险人或他人义务派来的,则应予以赔偿。
(4)在施救过程中,因抢救而损坏他人的财产,如果应由被保险人赔偿的,可予以赔偿。但在施救时,施救人员个人物品的丢失,不予賠偿。
(5)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后,被保险人赶赴现场处理所支出的费用,不予赔偿。
(6)保险车辆施救费用应与修理费用分别理算,如果在施救前,估计施救、保护费用与修理费相加已达到或超过保险金额,则可推定全损予以赔偿。
(7)保险公司只对保险车辆的施救保护费用负责。

第9题:

供电方式确定的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供电方式应当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便于管理的原则。
由电力供应与用电双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电网规划、用电需求和当地供电条件等因素协商确定。

第10题:

教学原则,语文教学原则的涵义各是什么?二者关系是怎样的?确定教学原则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倾向而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学原则:是依据语文教育教学目的和语文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针对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倾向,而制定的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二者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原则是指导语文教学的特殊原则,一般教学原则对语文教学原则具有指导意义,但语文教学原则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一般教学原则具有丰富和发展的作用,作为指导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原则,它是涉及语文教学中各种因素制约语文教育全过程的整体性原则,而非只涉及局部问题专项要求和具体规则。教学原则的依据:一是教育教学目的,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三是教学实践的总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