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ICMP的“数据包超时”报文的作用。

题目
问答题
简述ICMP的“数据包超时”报文的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网络管理平台中拓扑结构发现是ICMP的典型应用之一。该方法所使用的报文是 (20) 。 A.路由重定向报文 B.时间戳请求报文 C.回送请求报文 D.超时报文


正确答案:C
要点解析:如果将局域网内所有主机(或网络设备)在网络上的位置做成一张地理  位置图,并记录下每个位置的IP地址,从指定网络内的第一个主机地址开始,依次向每个地址发 送回送请求报文并等待其应答,就可以把连通的主机(或网络设备)用一种方式(比如将其图标点  亮)显示出来,从而直观地展现出该局域网的连接状况。这就是ICMP在许多网络管理平台软件中  拓扑发现的一种应用。 

第2题:

哪个不是ICMP报告报文()

A、终点不可达

B、时间超时

C、路由问题

D、重复传递


参考答案:D

第3题:

ICMP协议不报告( )问题。

A.信宿不可达

B.报文数据差错

C.超时

D.参数出错


参考答案:B

第4题:

ICMP报文的类型字段为8、代码字段为0,代表ICMP()。

A.Echo请求报文

B.Echo应答报文

C.超时报文

D.目的不可达报文


正确答案:A

第5题:

Tracert命令通过多次向目标发送( )来确定到达目标的路径,在连续发送的多个IP数据包中,( )字段都是不同的。

A.ICMP地址请求报文

B.ARP请求报文

C.IcMP回声请求报文

D.ARP响应报文


正确答案:C
解析:tracert是利用ICMP和TTL进行工作的。首先,tracert会发出TTL为1的ICMP数据包(包含40字节数据,包括源地址、目标地址和发出的时间标签)。当到达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时,路由器会将TTL减1,此时TTL为0,该路由器会将此数据包丢弃,并返回一个超时回应数据包(包括数据包的源地址、内容和路由器的IP地址)。当tracert收到该数据包时,它便获得了这个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接着tracert在发送另一个TTL为2的数据包,第一个路由器会将此数据包转发给第二个路由器,而第二个路由器收到数据包时,TTL为0。第二个路由器便会返回一个超时回应数据包,从而tracert便发现了第二个路由器。tIacert每次发出数据包时便将TTL加1,来发现下一个路由器。这个动作一直重复,直到到达目的地或者确定目标主机不可到达为止。当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目标主机并不会返回超时回应数据包。tracert在发送数据包时,会选择一个一般应用程序不会使用的号码(3000以上)来作为接收端口号,所以当到达目的地后,目标主机会返回一个IcMP port un-reachable(端口不可到达)的消息。当tracert收到这个消息后,就知道目的地已经到达了。

第6题:

如果一台路由器发生了拥塞,那么它应该向数据报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为

A.源站抑制报文

B.超时抑制报文

C.路由控制报文

D.重定向报文


正确答案:A
解析:为了控制拥塞,IP软件采用了“源站抑制”技术。路由器对每个接口进行密切监视,一旦发现拥塞,立即向相应源主机发送ICMP源站抑制报文。

第7题:

下列关于ICM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IP包的TTL值减为0时路由器发出"超时"报文

B.收到"Ech0请求"报文的目的节点必须向源节点发出"Ech0应答"报文

C.ICMP消息被封装在TCP数据包内

D.数据包中指定的目的端口在目的节点无效时,源节点会收到一个"目标不可达"报文


正确答案:C
ICMP消息封装在IP数据包内而非TCP数据包内。因此C项错误。

第8题:

ICMP协议中,如果在IP数据包传送过程中网络出现拥塞,则路由器产生一个——报文。

A.路由重定向

B.超时

C.目标不可达

D.源端抑制


正确答案:D
解析:ICMP协议中,如果在IP数据包传送过程中网络出现拥塞,则路由器产生一个源端抑制的ICMP报文,故选D)。

第9题:

用于通告网络拥塞的ICMP报文是()。

A.目标不可达

B.超时

C.源抑制

D.数据参数错误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下列关于ICM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IP包的R1l’L值减为0时路由器发出“超时”报文

B.收到“Ech0请求”报文的目的节点必须向源节点发出“Ech0应答”报文

C.ICMP消息被封装在TCP数据包内

D.数据包中指定的目的端口在目的节点无效时,源节点会收到一个“目标不可达”报文


正确答案:C
ICMP消息封装在IP数据包内而非TCP数据包内。因此c选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