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分期如何?

题目
问答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分期如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分期如何?


正确答案: 解放后至今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
(1)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时期(1949-1957年);
(2)城市化过度发展时期(1958-1960年);
(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年);
(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年);
(5)城市化恢复正轨和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第2题:

简述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正确答案:1)城市化概念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阶段及特点,成因
A.前工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自给自足农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城市人口增长慢,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数量少,分散分布。
B.工业社会时期,工业成为主导产业部门,就业增加,大规模乡——城移民,城市人口聚增,城市数目多,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口与经济活动以集中为特色。
C.后工业社会时期,世界城市速度加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发展中国家出现过量城市化。

第3题:

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进程吗?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是。建国五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仍然有将近七成的人口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滞后二十个百分点。日前在此间举行的促进小城镇建设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城市化滞后已成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应该抓住中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力争每年把城市化的水平一个百分点以上。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浦善新指出,中国城市化在国际上还仍然停留在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据统计,截止到一九九八年,按非农业人口计算,中国城市化水平约百分之三十,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也仅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平均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都达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速度,而在中国,建国五十年来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为百分之三,仅比总人口增长率高一点二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中国工业年均百分之八的增长率。


第4题:

结合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说明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中国城市化经历了建国以后的短暂发展,1955—1960年过度城市化,1967年—1976年的反向城市化,至197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严重滞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
随着对城市化在国家现代化目标中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开始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
a、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城镇的建立与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其次,由于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政府能够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农村人口的流往城市。最后,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可以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村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
b、体制特点—城乡多元性。首先,表现为城乡双重居民身份体制;其次,表现为城乡双重交换体制。
c、结构特点—不协调性。首先,我国城市数量太少;其次,城市规模结构‚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再次,我国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最后,从城市功能来看,我国的城市多为工业化城市。
d、进程特点—波浪性。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e、水平特点—滞后性。从总体水平上看,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

第5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


正确答案: 这个时期大约是1949年~1980年左右。这30年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在一种“反城市化”的状态。例如:对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状态。这一阶段的城市化的状态有如下特点:1.城市的发展具有规划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30年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城市的发展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性。2.城市的生产功能凸显。这一阶段过程中,城市的建设与工业生产的发展不可分割,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办工业,办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的最主要的任务。3.消费、商业、第三产业这些功能仅占城市次要功能的地位。过分强调生产功能,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功能给城市化的发展埋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环境污染的问题,给今天的城市化发展遗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可以这样认为:这30年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在观念指导上,具体实施时基本上是一种反城市化的战略,致使城市化发展的进展缓慢,时而还处于停滞状态,并且还积累了大量的矛盾,给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留下了许多包袱和难题。

第6题:

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中国城市化进程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的平稳发展时期,局势稳定,商贸平稳发展,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城镇人口比重13.26%.
第二阶段是1958—1965年的急速调整时期,“大跃进”1960万农民组织进城,城镇人口比重为19.7%.但,工业发展,政策失误,1962年2000万农民被动员返乡,城镇人口比重为14%.
第三阶段是1966---1978年的停滞时期,1000万知识青年下乡,1972年又返乡,17.92%.
第四阶段是1978年以后的发展迅速时期,城市数目增多2008年为655个,78年的3.3倍。城镇人口比重为46.6%.

第7题: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2.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
3.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
4.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军事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第8题:

村庄是传统中国的根脉所系。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只要想起记忆中的那个村落
,都会魂牵梦绕。然而,近年来,大批农民纷纷举家外出,寄居城市的边缘,
农村的“空心化”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庸常风景。那么,“乡土中国”
的生命又该如何延续?
文段接下来可能论述的是:

A: 如何让村落的生命延续
B: 村庄没落的原因和现状
C: “乡土中国”的历史渊源
D: 延续村落生命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
文段尾句提出“那么,‘乡土中国’的生命又该如何延续”的问题,
那么文段接下来就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即如何延续“乡土中国”的生命,A
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B、D项文段已经提及,为本文信息,C项为无关信息,均排
除。故本题答案为A。

第9题:

如何理解和认识中国城市化的战略?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国情及城市化的基础,参照世界城市化的经验,我国的城市化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改革传统的城乡关系体系,理顺城乡关系,打破城乡壁垒,建立人口自由流动的机制,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高,使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实现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战略的阶段性
要实现我国城市化的总体战略目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城市化战略的差异性
城市化战略的差异性是指根据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的城市基础,采取不同的城市化对策

第10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强制南汇区政府搬至临港新城;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格的二元户籍制度;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政府调控城市化速度。
2城市化发展滞后与工业化
3出现乡村城镇化新模式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5人口高增长制约城市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