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某道工序的能力指数为2.0,则说明该道工序能力如何?﹝﹞

题目
单选题
若某道工序的能力指数为2.0,则说明该道工序能力如何?﹝﹞
A

能力过低

B

能力不足

C

能力尚可

D

能力过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为提高C工序的工序能力,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提高原材料质量
D.若设计上允许,降低产品的技术要求

答案:C
解析:
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0.7≤1,工序能力指数不足,意味着产品质量水平低。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改善原材料质量及提高加工性能,使工序能力得到适当的提高;②修订标准,即用放宽公差的方法处理;③在工序能力不足时,一般应通过全检后剔除不合格品,或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第2题:

共用题干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δ=0.00049。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过剩

答案:B
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即Cp=T/6σ,公式中T表示公差,σ表示总体标准偏差,所以,该题中Cp=T/6σ=(3.1015-3.098)/(6*0.00049)=1.19。
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通常采用如下表所示的工序能力指数判别准则。

由上题中得知工序指数是1.19,在二级的范围中,所以,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正常。
清洁度、噪音、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其下限为零。而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则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四)

第3题:

若某道工序的能力指数为2.0,则说明该道工序能力如何?()

A、能力过低

B、能力不足

C、能力尚可

D、能力过高


参考答案:D

第4题:

如果某特殊过程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05,我们说该工序的能力( )。

  • A、不足 
  • B、尚可 
  • C、足够 
  • D、过剩

正确答案:B

第5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B工序的工序能力( )。

A.严重不足
B.不足
C.充足
D.过剩

答案:C
解析:
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属于一级工序能力,工序能力充足。

第6题:

某零件设计尺寸为4mm ,生产过程中允许的误差是(+0.007,-0.007)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零件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对该道工序的能力进行评估,经抽样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0.0027 。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该道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 ()。

A 、 0.86
B 、 1.00
C 、 1.18
D 、 1.4 1

答案:A
解析:

第7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A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

A.2.1
B.1.6
C.1.4
D.0.6

答案:D
解析:

第8题:

若某道工序能力指数为1.1,则表明该工序()

A、能力一般

B、能力不足

C、能力过大

D、能力尚可


参考答案:D

第9题:

共用题干
某标准件厂质量控制中心正在分析某型号螺母的工序能力和质量控制问题,该型号螺母的内径设计尺寸为16±0.15mm,在生产过程中某道工序承担该型号螺母内径的最后加工,通过对加工完成该道工序的内径尺寸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样本内径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s=0.025mm。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4,可以判断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D
解析:
过程能力指数又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即CP=T/(6σ)(公式中T代表公差,σ代表总体标准偏差)。所以,该题中CP=T/(6σ)≈(TU-TL)/(6S)=(16.15-15.85)/(6*0.025)≈2。


过程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当CP<0.67时,过程能力等级为四级。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Man)、机器(Machine)、原料(Material)、测量(Measurement)、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

第10题:

测得某生产工序能力指数CP=1.12,则()。

  • A、工序能力过高
  • B、工序能力充足
  • C、工序能力尚可
  • D、工序能力不足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