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断地向土壤供水,土壤水分就可以维持不饱和流运动状态。

题目
判断题
如果不断地向土壤供水,土壤水分就可以维持不饱和流运动状态。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壤水分饱和时,无基质势;水分不饱和时,无压力势。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土壤水分运动


正确答案: 土壤水分运动的两种途径:毛管理论、水势理论。
毛管理论仅适用于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分析。
水势理论则是根据在土壤水势基础上推导出的扩散方程,研究土壤的水分运动。这种方法理论严谨,适用于各种边界条件,因而具有广阔的应有前景。

第3题:

试比较土壤水的饱和流和不饱和流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同:都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都是从水势高的地方向水势低的地方运动。
异:土壤水流的驱动力不同(饱和流:重力势和压力势;不饱和流:重力势和基质势),导水率差异(不饱和低于饱和),土壤空隙的影响土壤(在高吸力下,粘土的非饱和导水率比砂土高)。

第4题:

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


正确答案: 除雨和灌水入渗是补给农田水分的主要来源。教材中针对地面已形成一薄水层情况,推导了如下基本公式:
(1)剖面含水率分布,式(1-19’)
(2)入渗速度公式,式(1-20)
(3)入渗速度挖计算公式,式(1-21)
(4)在单间t内入渗入总量计算公式,式(1-21’)

第5题:

土壤水分运动表述有问题的是()

  • A、饱和流主要是重力水运动
  • B、饱和流和非饱和流都满足达西定律
  • C、非饱和流主要是毛管水和膜状水运动
  • D、水分运动仅取决于基质势梯度

正确答案:D

第6题:

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 A、逐渐提髙
  • B、逐渐降低
  • C、保持不变
  • D、略有变化

正确答案:B

第7题:

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 A、逐渐提高
  • B、逐渐降低
  • C、保持不变
  • D、略有变化

正确答案:B

第8题:

以土壤含水率为变量的土壤水分运动方程适用于层状土壤。()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土壤水分运动包括()和()两种。


正确答案:液态水运动;气态水运动

第10题:

“冻后聚墒”现象是土壤水分()所造成。

  • A、饱和流
  • B、非饱和流
  • C、水汽运动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