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切花栽培的环境因子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影响切花栽培的环境因子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现代切花月季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栽培管理中,如何保护或突显这些特征?


正确答案: 现代切花月季的特征:
(1)花型优美,高心卷边或高心翘角(特别是花朵开放1/3~1/2时),优美大方,含而不露,开放过程较慢。
(2)花瓣质地硬厚,外层花瓣整齐,不易出现碎瓣,花朵耐水插;花枝、花梗硬挺、直顺,支撑力强;花枝具有足够的长度,株型直立。
(3)花色鲜艳、明快、纯正,最好带有绒光;在室内灯光下,不发灰,不发暗。
(4)叶片大小适中,叶面平整,要有光泽。
(5)作冬季促成栽培的品种,要有在较低温度条件开花的能力,温室栽培有较强抗白粉病的能力;夏季切花品种要有高温季节开花,适应高温条件的能力。
(6)有较高的产花量,具有旺盛的生长能力,发枝力强,耐修剪,上花率高。一般大花型(HT系)每平方米年产量80~100支,中花型(FL系)每平方米年产量150支左右。
(7)茎杆光洁、圆整,刺少。

第2题:

在切花栽培繁殖中,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有性繁殖:产生的幼苗为实生苗,具有根系发达、生活力旺盛、适应性强、在短期内可以培育出大量幼苗等优点,实生植株还可以广泛用来作为营养繁殖的母体,缺点是不能很好地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而且开花观赏期相对较迟。
无性繁殖:成苗快、开花观赏期早,并能保持母本的固有特性。但个体生长势较弱,易退化。

第3题:

大棚内影响栽培结果的环境因子中最主要的是()。

  • A、空气湿度
  • B、水分
  • C、温度
  • D、光照

正确答案:C

第4题:

简述鲜切花的栽培历史。


正确答案: (1)始发期——周、秦时期
(2)渐盛期——汉、晋南北朝时期
(3)兴盛期——隋、唐、宋时期
(4)起伏停滞期——明、清、民国时期
(5)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期

第5题:

怎样栽培切花月季?


正确答案: 切花月季栽培技术分为以下几步:
(1)定植前的准备首先切花月季的生产场所不能积水,不要选择低洼地,并且修好排水沟,保证灌、排水通畅。其次,深耕土壤达40-50cm,并且进行土壤改造,每亩施入20-30m3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根据土质还可增施部分缓效复合化肥,使土壤按1:5浸出液的电导率为Ec=0.5~1.2,调节pH5.5-6.5;第三,应进行土壤消毒,药物消毒可用甲醛、氯化苦、溴化甲烷等,采用注入、灌入或土壤表面气化等方法进行操作。一些药物有毒,应注意安全。蒸汽消毒法效果较好,通常把蒸汽直接通入土壤,以83℃保持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2)定植a.定植方式:月季定植床有高床、低床、槽式床、简易槽式床等类型,云南定植多采用高床(或高墒)栽培。按每墒定植数可分为二行式三行式和四行式。二行式每墒二行,行距35cm,株距20~30cm不等;三行式每墒3行,行距30cm,株距25~30cm,中间一行作梅花状布置。b.定植时间:春季栽培型在3~4月定植,秋季栽培型在9~10月定植。在定植前一天,浇一次水,使表土15cm以上的部分保持湿润,有利于根系早发。定植时不宜过深,以嫁接口在土表以上2cm为宜,定植后浇透水。
(3)管理苗期管理定植浇水后,应遮荫15~20天,并结合浇水喷湿叶面,以保证成活。底肥充足时,苗期施肥不宜多,随植株长大,逐渐加重肥水。当出现第一枝花蕾时,及时打掉,随后植株上部会马上萌芽,也要及时抹去,待中下部长出粗壮枝条抽蕾时,结合株型,进行第一次修剪。株高控制在50~80cm,肥力不高的土壤栽培月季,株高可低一些。经过修剪留下的枝条叫切花母枝,可保留2~3枝。从母枝上长出的枝条就是切花枝,经培养后长成切花。成苗期管理:
A.浇水:冬季4~6天浇一次,其他季节2~3天浇一次;
B.肥料:切花月季喜肥,在营养生长期需施氮肥,进入生长切花期,增施磷钾肥,减少施氮,以免叶片过大或花瓣发生畸形等;
C.成苗修剪:正确修剪可以决定产花期、单株产花量和出花等级。一般HT系品种全年每株控制在20~25枝出花数,TL系品种全年每株控制在45~55枝出花数。但无论出花多少,每开一茬花,都要修剪一次,及时除去病虫枝、退化枝、弱枝,适当调整植株的高度,同时结合掰侧蕾、抹弱芽,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花。剪花时,要保留2~4叶片,以保证植株的叶绿面积。
(4)压枝栽培技术这是利用压枝或折枝的方法把上部枝叶折向低处或压在地面,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原理,促使压在地面或折弯处的芽以及下部芽萌发,保留上部枝叶,即保持了植物原有的生理平衡,又有足够的营养,促使新发的芽、枝芽茁壮成长。

第6题:

简述温度对切花栽培的影响。


正确答案: 1)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花卉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温度直接影响切花的休眠,花卉的不同器官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2)生长三基点温度:最低温、最适温、最高温。
3)温度对花芽分化及其发育的影响: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春化作用),对花芽发育的影响。

第7题:

影响鲜切花生长的主要的环境因子有()。

  • A、海拔
  • B、土壤
  • C、水分
  • D、颜色

正确答案:C

第8题:

什么是家畜环境?影响家畜生产和健康的环境因子有哪些?


正确答案: 家畜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环境条件的总和。
根据环境因子的性质,家畜的环境包括空气环境、谁环境、光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因子。

第9题:

影响切花栽培的环境因子有哪些?


正确答案:影响切花栽培的环境因子有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营养元素;气体和其他生物因子。

第10题:

影响鲜切花生长的环境因子有哪些,并以光因子为例简述其对鲜切花生长发育的作用要点。


正确答案: 影响鲜切花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有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营养元素等。
光因子影响鲜切花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鲜切花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光照强度,如鲜切花重要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就有最适光强的需求。光照强度还影响种子萌发、花器官的发育和生长、植株的形态以及花色等,不同的鲜切花适应于原产地特定的光照强度形成特定的生态类型,如阳性鲜切花、阴性鲜切花和中性鲜切花。光照长度对鲜切花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影响鲜切花的分枝习性、地下球根的形成、器官的衰老、脱落和休眠,而且是某些鲜切花成花的重要影响因子。许多鲜切花在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方向转变过程中,花芽分化的诱导需要特定的光周期作用,因而形成了长日照鲜切花、短日照鲜切花、中性鲜切花等生态类型。有些种类在后期花蕾的发育以及开花也对光照强度和光照长度有特定的需求。光质则影响花色以及株高等性状。鲜切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光照强度不适或光照长度不适,都会造成生长发育的不良甚至不能正常完成生长发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