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生产力光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和提高途径?

题目
问答题
初级生产力光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和提高途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
①漏光损失
②光饱和限制
③呼吸消耗
④环境条件和生理状况。
途径:
①选育高光效品种
②提高作物群体物种光截获量
③降低呼吸消耗
④优化种植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量。(3分)
(2)影响因素:
①环境条件(太阳辐射、CO2、温度、土壤及水分);(3分)
②生物群落的自身因素(群落的发育阶段、结构、物种组成);(3分)
③人为因素(投入、管理、技术进步等)。(3分)
(3)提高途径:
①增加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如灌溉、施肥、地膜、机械);(4分)
②优化群落结构(如间种、套种),调节密度,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如遗传改良)。(4分)

第2题:

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有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 (1)选育高光效的品种。
(2)合理密植,增加光合面积。
(3)提高复种指数。
(4)选择合适的播种季节。
(5)预防自然灾害和防治病虫草害。

第3题:

试述目前植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参考答案:1)目前植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①漏光损失;②反射及透射损失;③蒸腾损失;④环境条件不适。
  2)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①增加光合面积;②延长光合时间;③提高光合效率;④减少呼吸消耗。

第4题:

提高农业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正确答案: (1)因地制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增加系统的生物量通量或能通量,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2)适当增加投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消除或减缓限制因子的制约。
(3)改善植物品质特点,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4)加强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减少养份水分制约。
(5)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6)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

第5题:

请列出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过程的能量平衡式,并指出提高农业的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正确答案: 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过程的能量平衡式如下:
(1-a)(Q+q)+S+H+IE+B+Pn=0,
式中,a为太阳辐射平均反射率;Q和q分别为系统接受的太阳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S为长波辐射的能量平衡,其中下垫面的长波辐射净值为(S2),空气长波辐射的净值为(S1);H为地表通过传导和对流等方式直接损失的能量;IE为通过蒸发和蒸腾损失的能量(E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蒸发量,I为单位蒸发潜能);B为储存在生态系统中的热量,用于系统温度的升降;Pn为光合作用储能,又称为初级生产力。
归纳起来,要提高农业初级生产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退化,改善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建立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3)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
(4)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第6题:

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正确答案:
(1)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量。
(2)影响因素:
①环境条件(太阳辐射、二氧化碳、温度、土壤及水分);
②生物群落的自身因素(群落的发育阶段、结构、物种组成);
③人为因素(投入、管理、技术进步等)。
(3)提高途径:
①增加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如灌溉、施肥、地膜、机械);
②优化群落结构(如何种、套种),调节密度,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如遗传改良)。

第7题:

请分析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具体途径。


正确答案: 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1)漏光损失:作物生长初期叶面积很小,日光大部分漏射在地面上而损失。
(2)光饱和浪费:事实上,光强远在光饱和点以前,光合速率已不随光强成比例地增加,说明那时光能已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了。即使群体的光饱和点较高,甚至在全日照下仍未饱和,但上部叶层仍因光饱和而有浪费,下部则因光照不足而达不到应用的光合速率。
(3)条件限制:有时由于环境条件不合适,一方面会使光合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光能利用;另一方面会使呼吸消耗相对增多,最终使产量降低。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
(1)品种选育:培育具有光合能力强,呼吸消耗低,不早衰,光合机能保持时间长,株型、叶型紧凑,利于密植等特性的高光效作物品种。
(2)合理密植:叶面积系数3-5时最好;正确运用肥、水,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要求。
(3)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合理安排茬口,采用间套种、育苗移栽等措施提高复种指数。
(4)通过补施二氧化碳,人工补充光照,抑制光呼吸等提高光合效率。

第8题:

间作套种和立体种植等措施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初级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标准答案:对

第9题:

现阶段光能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光合面积不足;光合时间不够;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10题:

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 (1)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2)采用合适的栽培技术,扩大田间绿叶面积,并维持较长的功能期
(3)选择高光效品种,科学施肥,改善田间CO2供应
(4)使光、热、水资源配合最佳,及时预测和防治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