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题目
问答题
论述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主次分明,疏朗有致:一个空间、一个群落由多种植物组成,但他们在数量和体量上不能完全一致。
二、四季景色的季相变化,突出一季,兼顾三季
三 合理应用植物材料围合空间
1、开放的空间
2、半开放的空间
3、封闭空间
4、冠下空间(覆盖空间)
5、竖向空间
四、林缘线、林冠线的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
两条线不宜平直,也不宜过于曲折。垂直的方向要参差不齐,水平方向要前后错落,有高低,有明暗,前后衬托。
五、利用透视变形,几何学,视错觉的远离来进行植物造景
1、透视变形:如果景深不够,可以利用透视变形来 创造。利用植物改造或强化地形,减少挖土方的费用。
2、几何学:如开路时要沿对角线 ,增大观赏面
3、视错觉:如一个比较平坦的大草坪,感觉上是凹下的。可以适当的做凸地形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正确答案: (1)主次分明,疏朗有序。
主:要突出哪一树种,其它树种则进行陪衬。
疏:在进行栽植的时候,尽量注意栽植方式的自然性,达到“虽由人做,宛若天开。”
(2)注意四季景色季相的变化。
突出一季,且兼顾其它三季,再要突出的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它树种开花,而在其它季节要有其它树种开花托景。
在各个不同地区的专类园中树种的比例情况不同,一般为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率为1/3,乔木与灌木的比率是1/2。
(3)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应视具体的设计目的,设计功能而定。围合空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开放性空间:此类设计的空间视线通透。
②、半开放性空间:有开阔的视线,也有封闭。
③、封闭性空间:是指四周视线均被遮挡。
④、冠下空间:是指乔木树种的树冠下,人们进行活动的空间。树冠周围郁闭,在其间老年人可以休息,青年人读书。
⑤、竖向空间:视线向上时的空间。现代园林讲求利用多种园林植物进行空间的围合。
(4)林缘线与林冠线的处理要有变化要有韵律。
林缘线:是指树冠垂直投影再平面上的线,其形式包括一线式和里外有错落有变化的曲线式。
林冠线:是指叔冠与天空交接的地方。有高低起伏,连起的线就称为林冠线。通过有序配置不同高度的树种
造成垂直方向的参差不齐,富于变化。而水平方向,则可以通过树种前后的搭配,造成错落有序的效果。起到高、低,虚、实,前后互相衬托的作用。
(5)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的原理进行植物造景。例如在很短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几何透视变形,达到使人感到有深邃之感,曲径通幽之效。
(6)对比衬托的应用,应用此法时要注意树木的对比不要太强烈。

第2题:

简述造景的基本手法。


正确答案: 造景的基本手法有:
(1)主配手法;
(2)层次手法;
(3)借景手法;
(4)景观组织手法;
(5)前景处理手法。

第3题:

请论述目前哈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并说明如何解决哈市漫长冬季的植物造景问题。


参考答案:垂直绿化景观少 秋景少 水边绿化少 冬景少 树种单调 发展雪地造景树种 观干皮 观冬果 常绿树 观冬叶

第4题:

试论述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小区绿地必须根据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因素,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和保护作用的植物进行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考虑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
(2)以植物群落为主,乔、灌、草合理结合,常绿和落叶比例适当,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
(3)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适当的配置和点缀时令花卉,创造出丰富的季相变化。
(4)居住区植物景观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建筑增加一点绿色的点缀作用,而是应从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关系上去研究绿化与居住着的关系,尤其在绿化与采光、通风、防西晒太阳及挡西北风的侵入等方面为居民创造更具科学性、更为人性化、富有舒适感的室外景观。
(5)居住区植物景观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对原有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应加以保护利用,并规划到绿地设计中,以节约建设资金,早日形成景观效果。
(6)便于管理。
(7)适当要考虑植物的经济价值。

第5题:

简述植物造景设计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功能上的多样性
(2)技术上的科学性
(3)手法上的艺术性
(4)风格上的创造性

第6题:

请论述水面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注重观赏、经济和水质改良; 单一种类配置——荷花水景;几种水生植物混合配置;
平面上,要充分考虑水面的景观效果和水体周围的环境状况。清澈的水面,注意植物不能拥挤,以便欣赏水中倒影;
对污染重、有异味的水面,宜使水生植物布满水面(凤眼莲、莲子草)。
竖向设计上:竖线条的有荷花、香蒲、千屈菜、黄菖蒲、石菖蒲、花菖蒲;水平的有睡莲、凤眼莲、王莲。
水体边缘植物配置可以实现从水向堤岸的自然过渡,一般选择在浅水能生长的植物,如菖蒲、黄菖蒲、千屈菜、水葱等。

第7题:

简述高速公路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保证道路和行车安全
(2)注重生态景观的保护,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3)考虑地域文化特点
(4)景观经济原则

第8题:

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哪些?如何利用植物的色彩进行造景?


正确答案: (1)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
(2)主要应用方法有单色处理,多种色相的配合,良种色彩配置在一起,类似色的配合;观赏植物配色的应用有:观赏植物补色对比应用,邻补色对比,冷色花与暖色花,类似色的植物应用,夜晚植物配植。

第9题:

请简单论述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交流。


正确答案:首先从植物交流开始
其次才是造景方式的交流
西方国家引种我国植物资源
英国原产植物1700,丘园50000种
E.H.Wilson《中国——花园之母》
法国、俄国、美国都不甘示弱 我国园林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原产我国的园林植物在欧洲、北美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丘园中墙园植物1/2来自中国,槭树有50种来自中国。中国植物在世界园林植物新品种培育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引种西方园林植物
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不少园林植物从中亚、近东等国传入,如胡桃、蒲陶、安石榴、迷迭香。唐、宋两代更是中国引种驯化观赏植物的昌盛时期。如齐墩果、波斯枣、阿月浑子、波斯皂荚、安息香树、菩提树、悉弭(素馨)与白末利(茉莉)等果树、花卉和园林树木。 明、清两代,从国外引种形成高潮,逐步从日本、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引种观赏乔木、灌木、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及温室观赏植物。
如南洋杉、花柏、日本扁柏、池杉、落羽杉、雪松、广玉兰、菩提树、印度橡皮树、悬铃木、日本樱花、大叶黄杨、紫叶小檗、石榴、无花果、茉莉、葡萄、洋紫荆、香石竹、君子兰、金鱼草、三色堇、矮牵牛、荷兰菊、郁金香、美人蕉、唐菖蒲、西洋杜鹃、西洋常春藤、现代月季等。 造景方式融合
在中国的传教士将一些国外宫廷园林的画作带到中国,促进了规则式园林在中国的应用。 通过在传教士致罗马教廷的通讯,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园林艺术被介绍到欧洲

第10题:

园林造景手法可概括为主景与配景手法﹑层次手法借﹑景用法和()

  • A、景物布局手法
  • B、主次分明手法
  • C、若隐若现手法
  • D、主景升高手法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