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马铃薯环腐病的主要越冬场所及传播方式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试述马铃薯环腐病的主要越冬场所及传播方式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白粉病类越冬方式及场所是什么?


正确答案:一般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

第2题:

怎样防治马铃薯环腐病?


正确答案: (1)严格检疫,首先要对种薯产地的种薯进行检疫,严格禁止病薯调入或调出。凡发现有环腐病的地块生产的种薯,应转为商品薯处理。
(2)种植抗病品种,如:东农303,克新1号等,可在病区推广。
(3)提倡用小整薯播种,不用刀切,避免切刀传病。
(4)播种前进行晒种催芽等,对种薯进行处理,可以提前发现病薯,坚决淘汰。
(5)对容器严格清洗和消毒,盛过病薯的筐、袋、箱等都沾染了环腐病菌,应进行严格消毒,消除病原。可用次氯酸钠、漂白粉等进行浸泡或刷洗。

第3题:

马铃薯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这种病害属于()。

  • A、马铃薯病毒病
  • B、马铃薯晚疫病
  • C、马铃薯环腐病
  • D、马铃薯黑胫病

正确答案:B

第4题:

切刀消毒能有效防止马铃薯环腐病的传播吗?


正确答案: 虽然种薯切刀是扩大传染的主要途径。但切刀消毒不能有效的防止马铃薯环腐病的传播。因为,约有60%感染了环腐病的块茎,不显症状或症状轻微,仅凭肉眼是很难发现的。对这部分难于发现症状的种薯,就会误认为是健康的种薯而不进行切刀消毒。实际上,通过切病薯的刀已经又扩大了环腐病的传播,新感染环腐病的切块,在田间继续表现症状,并再次传播到新生块茎中。通过切刀消毒,不会减少田间环腐病发病率。因此,切刀消毒对与防治环腐病的作用是极小的。

第5题:

西葫芦绵腐病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主要随()传播。

  • A、气流
  • B、流水
  • C、农事操作
  • D、昆虫

正确答案:B

第6题:

马铃薯环腐病是由一种真菌病害。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马铃薯环腐病对生产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黄眼圈,转圈烂,病原菌为棒状细菌。主要传染源是带病种薯。因此,伴随我国各地种薯调运,病区不断扩大。目前已遍及全国各马铃薯产区。发病率高的地块大幅度减产。在贮藏期间,继续危害,严重时导致块茎腐烂,降低块茎的经济价值。

第8题: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其中主要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性接触传播(主要方式)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第9题:

马铃薯环腐病有哪些症状?


正确答案: 马铃薯环腐病主要危害马铃薯的维管束组织,造成死苗,死株,块茎腐烂。田间马铃薯植株如果被环腐病侵染,一般都在开花后出现症状。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到全株。初期叶脉间褪绿,逐渐变黄,叶片边缘由黄变枯,向上卷曲。常出现部分枝叶萎蔫。另外还有一种是矮化丛生类型,初期萎蔫症状不明显,长到后期才表现萎蔫。这种病菌主要生活在茎和块茎的输导组织中,所以块茎和地上茎的基部横着切开后,可见周围一圈输导组织变为黄色或褐色,或环状腐烂,用手一挤,流出白色菌脓,薯肉与皮层即会分开。

第10题:

桃褐腐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是()


正确答案:僵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