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流行情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流行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肠袋虫病的流行情况和感染途径。


正确答案: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现,它的繁殖方式是横分裂或者接合生殖,但是当环境不利或者繁殖一段时间后可形成胞囊,胞囊通过粪便而进入水体,鱼吞食这虫的胞囊后而感染。

第2题:

简述日本新鱼蚤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流行在我国东北和长江流域。

第3题:

下列关于红腿病流行情况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腿病的流行范围广,在全国对虾养殖区常有发生

B、感染对象广,中国明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均可感染

C、该病的发生与池底污染和水质不良没有直接关系

D、流行季节为6~10月,8~9月最常发生,南方可持续到11月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幼体,仔虾,成虾都可死亡,一般幼体后30左右的仔虾死亡率高,急性发病3~5天,死亡率可达到80~90%。
细胞坏死后,病毒可通过肝管进入肠道到体外,再感染其他虾。

第5题:

简述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的外形和生态习性上的区别。


正确答案: 斑节对虾喜欢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相互残杀严重。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附肢的柄部外面呈明显黄色,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
日本对虾喜欢栖息沙泥底,白天潜伏沙层内,夜间活动,具有耐低温、活力强,耐干力强等优点。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

第6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只在日本对虾下发现。日本、法国、夏威夷养殖的日本对虾上都有此病毒,发病一般较慢,对虾被感染后,常引起镰刀菌病的继发性感染。

第7题:

简述中国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原:白斑症病毒(WSSV)杆状,属于DNA病毒,有被膜,无包涵体
(2)症状:甲壳内侧有无法刮除的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3)诊断方法:头胸甲上有白斑;对虾血淋巴不凝固
(4)流行情况:对全球对虾养殖造成了毁灭性危害。
(5)传播方式:主要经口感染
(6)预防:
A.清池
B.培养健康无病的虾苗
C.放养密度要合理
D.发病季节用循环水,停止从海区打水
E.饵料要质优量适
F.鱼虾混养
g.添加光合细菌

第8题:

简述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杆状病毒,分布再肝胰脏细胞核内,双股DNA,大小310×72nm,无包涵体。

第9题:

简述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存在于中国对虾、墨吉对虾、短沟对虾和斑节对虾
地区:澳大利亚、海湾地区、东南亚地区、我国的沿海地区
发病在6~8月,从出现病虾到大批死亡只需要2~3天,死亡率达到90%以上,病毒破坏脾细胞的代谢而可能引起死亡。

第10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又称对虾白斑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对虾种类:中国、日本、斑节、长毛、刀额、桃红、南美、硬度、短沟、墨节对虾等1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