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烂病

题目
名词解释题
绿烂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海带养成期间主要病害:绿烂、白烂等,在外海贫区是白烂和()

  • A、绿烂
  • B、泡烂
  • C、点状白烂的黄白边
  • D、卷曲

正确答案:C

第2题:

美洲幼虫腐臭病(烂子病)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预防杜绝病原:严格检疫,遵守操作规程,禁用来路不明的蜂蜜作饲料,不购买病蜂群。
(2)注意消毒少数发病隔离处理,并对未患病蜂群进行0.1%磺胺噻唑糖浆预防性饲喂。
(3)清除病原发病较轻(烂子面积小于30%)时,可人工清除虫尸,并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发病较重时,应彻底换箱换脾,并将换下的蜂箱及巢脾焚烧处理。

第3题:

属于叶部病害 。

A.锈病、白粉病

B.锈病、烂皮病

C.白粉病、烂皮病

D.白粉病、立枯病


正确答案:A

第4题:

简述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溃疡病的区别。


正确答案: 杨树烂皮病的典型症状为:病斑淡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剥离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缩和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层褐色,后期病部出现大而稀疏的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器),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卷丝(孢子角),枝、干枯死,进而全株死亡。
杨树溃疡病的典型症状为:此病有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症状。
(1)溃疡型:褐色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在1cm,质地松软,手压有褐色臭水流出。有时出现水泡,泡内有略带腥味的粘液。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流出粘液,随后病斑下陷,很快发展成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最后病斑停止发展,在周围形成一隆起的愈伤组织,中央裂开,形成典型的溃疡症状。
(2)枯梢型:在当年定植的幼树主干上先出现不明显的小斑,呈红褐色,2~3月后病斑迅速包围主干,致使上部梢头枯死。随后在枯死部位出现小黑点。

第5题:

国槐腐烂病又称()。

  • A、烂皮病
  • B、溃疡病
  • C、根癌病
  • D、茎腐病

正确答案:A

第6题:

桑褐斑病又称()

  • A、烂叶病
  • B、焦斑病
  • C、烂斑病
  • D、瘟桑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属于叶部病害。

  • A、锈病、白粉病
  • B、锈病、烂皮病
  • C、白粉病、烂皮病
  • D、白粉病、立枯病

正确答案:A

第8题:

注意观察糖尿病老人有无消化道症状,呼吸是否呈()样气味等酮症酸中毒表现。

A.烂香蕉

B.烂苹果

C.烂梨子

D.烂橘子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大豆烂杆是什么病?发病后再防治还有用么?如何预防烂杆病的发生?


正确答案: 为了预防大豆菌核病的发生,防治的重点是减少菌源,防止初侵染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轮作与邻作。因菌核病菌寄主范围广,除忌重茬种植外、还不宜与向日葵、油菜、小杂豆(红小豆、芸豆等)、麻类等作物连作或相邻种植,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发病田应在收获后进行耕翻,消灭病株残体上的菌核以及将地表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并将病残体拉出田外,减少病源。
(3)中耕培土,减少菌源。大豆出苗后及时中耕培土,这不但可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或将菌核萌发的子囊盘切断,减轻病情,又可以促使大豆侧生根形成,减轻根腐病危害。
(4)药剂防治
一般于大豆2~3片复叶期,每公顷喷施25%施保克1050~1500毫升或40%菌核净750~1050毫升或50%农利灵1500毫升或50%速克灵1500毫升+0.13%康凯30~45克或益微300~450毫升+米醋1.5升,7~10天后再喷一次。若田间水分差,喷药时间适当推迟。

第10题:

海带养成时期的绿烂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提升水层或倒置
2、切尖或间收
3、稀疏苗绳
4、洗刷浮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