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如何证明高等植物的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通道是韧皮部?
第2题:
筛管中液流流动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衬质势差而引起的。
第3题:
简述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1)韧皮部筛管中同化物以集流的方式运输。
(2)推动运输的动力是源和库间的压力势梯度。
(3)同化物在源端不断装载,库端不断卸出,产生并维持源库间的压力势梯度。
第4题:
1930年E、Münch提出了解释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学说。该学说的基本论点是,同化物在筛管内是随液流流动的,而液流的流动是由()两端的膨压差引起的。
第5题:
下列哪一学说不是解释遗忘的()
第6题:
有机物在筛管中随液流的流动而流动,而这种液流流动的动力,则来自于输导系统两端的()。
第7题:
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装载及其调节
第8题:
有关韧皮部运输机制的压力流动学说,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第9题:
关于环割的作用,错误的说法是()。
第10题:
光合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装载要经过三个区域:即(1)光合同化物()区,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2)同化物()区,指小叶脉末端的韧皮部的薄壁细胞;(3)同化物()区,指叶脉中的S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