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秸秆还田技术。

题目
问答题
介绍秸秆还田技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作物收获后,把秸秆直接翻入土中,让其自然腐烂,称为秸杆还田。
实施秸秆还田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增加氮肥用量;
秸秆应切碎后耕翻入土,适当镇压;
秸秆还田量不宜过多;
应避免把病虫害严重的秸秆还田。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常见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1、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2、秸秆堆沤还田也称高温堆肥。
3、机械化秸秆还田。
4、利用生化快速腐熟技术制造优质有机肥施于田。

第2题:

秸秆还田


正确答案:作物收获后,把秸杆直接翻入土中,让其自然腐烂,称为桔秆还田。

第3题:

以下属于土壤培肥生态工程的是( )。

A、食用菌种植技术

B、秸秆还田技术

C、生物防治技术

D、间套作技术


标准答案:B

第4题:

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还田覆盖方式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1)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方式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装置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秸秆粉碎还田机具作业要求以达到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为准。
(2)整秆还田覆盖。玉米整秆还田覆盖适合冬季风大的地区,人工收货玉米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以免秸杆被风吹走,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倒,或用人工踩倒;小麦秸秆还田覆盖适合机械化水平低,用割晒机或人工收获的地区。麦杆运出脱粒、土地进行深松、再覆盖脱粒后的整秸秆。
(3)留茬覆盖。在风蚀严重及以防治风蚀为主,且农作物秸秆需要综合利用的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采用机械收获时留高茬+免耕播种作业、机械收获时留高茬+粉碎浅旋播种复式作业两种处理方法。

第5题:

秸秆还田的农田应该()。

  • A、增加尿素施用量
  • B、减少尿素施用量
  • C、增加氯化钾施用量
  • D、与非秸秆还田农田同样施肥

正确答案:A

第6题: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一般包括()。

  • A、拖拉机
  • B、联合收割机
  • C、秸秆切碎机
  • D、灭茬机

正确答案:C,D

第7题:

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掌握还田的时期和方法。水田秸秆还田时间越早越好;旱地在播前15―45天还田为宜;林、桑、果园可利用冬闲季节在株行间铺草或翻埋。
(2)还田数量。一般稻草、麦秸每亩用量150-200公斤;玉米、高梁等秸秆可全部还田;桑、果园、茶园等可适当增加还田量。
(3)加强土壤水分管理。秸杆还田后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4)配合施用其它肥料。秸秆还田的同时应加入适量的氮肥或腐熟的人粪尿等;玉米秸秆还田每亩应施碳铵15公斤。
(5)避免有病秸秆还田。带有水稻白叶枯病、小麦霉病和根腐病、玉米黑穗病、油菜菌核病等的秸秆,均不宜直接还田。

第8题:

秸秆还田时为什么要配施速效氮肥?


参考答案:秸秆的腐解和堆肥腐熟都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样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营养要素,而且需要各种营养的协调与平衡,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参数就是碳氮比,过高的碳氮比造成发酵不启动,周期长,严重者发酵失败;碳氮比太低则容易产生恶臭,也会造成氮素的损失。单纯的秸秆或者堆肥原料营养不平衡,碳氮比太大,氮素匮乏,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造成腐熟效果差,严重的甚至无法发酵。

第9题:

秸秆还田的方法有()、()、留高桩还田。


正确答案:直接翻压;覆盖还田

第10题:

秸秆还田的作用和主要还田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作用:
(1)增加土壤有机物质投入量,培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归还土壤养分,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3)节省化肥投入量,节约成本;
(4)减少秸秆乱堆乱施或焚烧造成的污染。
主要途径:
(1)机械耕翻掩埋还田(注意,灌水和增施速效氮肥);
(2)农田覆盖秸草,自然腐烂还田;
(3)用秸秆做堆沤肥或垫圈,积肥还田;
(4)饲养家畜,过腹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