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在鱼卵的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卵膜外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被寄生的鱼卵因外菌丝呈放射状,故有“()”之称。

题目
填空题
水霉病在鱼卵的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卵膜外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被寄生的鱼卵因外菌丝呈放射状,故有“()”之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霉病在鱼卵的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卵膜外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被寄生的鱼卵因外菌丝呈放射状,故有“()”之称。


正确答案:卵丝病;太阳籽

第2题:

鱼卵孵化用水需经过滤,是为防止()和其它污物进入孵化流水。

  • A、敌害生物
  • B、氨氮
  • C、硫化氢
  • D、重金属

正确答案:A

第3题:

生产上常用的有鱼卵孵化设施又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有孵化桶(缸)、孵化环道及孵化槽等。

第4题:

鱼卵孵化的关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受精卵发育的生理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创造适宜的孵化条件,并做好细致的孵化管理。

第5题:

水霉的菌丝可分为内菌丝和外菌丝,内菌丝主要是吸收营养和固着的作用,外菌丝主要是繁殖的作用,其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放线菌的菌丝有(),菌丝体呈(),所以叫放线菌。


正确答案:分枝;放射状

第7题:

简述淡水鱼卵孵化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1)孵化容器的清洗和消毒。放卵前把孵化器洗刷干净,彻底消毒,并仔细检查,严防漏水跑苗。放卵后经常洗刷筛绢网,尤其是在鱼苗出膜前更要及时洗刷,以免卵膜附着在筛绢上。
(2)定期检测水温、水质和胚胎发育情况。着重预防水霉和敌害等。
(3)卵化期间,根据不同的胚胎发育期分别给予不同的水流量。从卵裂到鱼苗出膜前,流速控制在不使卵粒、仔鱼下沉堆集为度,流量一般为7.5L~12L/min;鱼苗出膜后至平游前,流量可适当增大,平游后又适当减低约至5L/min,避免水流过大,使鱼苗顶水游泳而消耗体力。
(4)停水溶膜。当约有5%的卵已经孵出时,即将进水阀门关闭,使孵化器中的水停止流动,鱼卵下沉。一般经过15min左右就有95%的鱼苗孵出,这时立即打开阀门,冲起鱼苗。

第8题:

鱼苗孵化管理要掌握鱼卵投放密度、鱼池水流大小、定期洗刷过滤没备和()。

  • A、鱼种
  • B、鱼的大小
  • C、经常观察孵化动态
  • D、鱼体颜色

正确答案:B

第9题:

鱼卵水霉病的防治措施是谁吗?


正确答案: 1·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
2·彻底消毒鱼巢
3·产卵池及孵化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4·采用流水孵化鱼卵,每隔6-8h,遍洒孔雀绿水溶液1次,使水变成淡绿色
5·鱼巢上粘附的鱼卵不能过多,以免压在下面的鱼卵窒息死亡,感染水霉后进一步危及健康的鱼卵

第10题:

白癣病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可见:()

  • A、围绕毛发排列的圆形小孢子
  • B、发内与毛发长轴平行的菌丝和关节孢子
  • C、发内呈链状排列的圆形大孢子
  • D、发外厚壁孢子和鹿角状菌丝
  • E、围绕毛发排列的菌丝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