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是工业微生物育种中常用的育种方式,请用细菌为例说明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

题目
问答题
杂交育种是工业微生物育种中常用的育种方式,请用细菌为例说明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杂交育种(Hybridization)一般是指人为利用真核微生物的有性生殖或准性生殖,或原核微生物的接合、F因子转导、转导和转化等过程,促使两个具不同遗传性状的菌株发生基因重组,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生产菌株。
细菌杂交育种,包括杂交亲本的选择,亲本菌株遗传标记的确定.不同性别菌株的制备,重组体形成和检出。
现以大肠杆菌为例介绍如下:
1.杂交亲本菌株选择、标记菌株和性别菌株的获得
(1)杂交亲本菌株,根据试验选择不同遗传特性的两亲本菌株,并且要带一定选择性标记和非选择性标记。这些携带有一定选择性标记和非选择性标记而用于杂交配对的菌株为直接亲本。
(2)标记菌株,常用的标记为营养缺陷。
(3)性别菌株的获得:F’菌株,当F’菌株和F-菌株接合并把F因子转移到F菌株中,从而使F菌株转变为F’菌株;F菌株.把F’菌株用不足以抑制其生长的低浓度(约30vg/m1)吖啶橙处理店,就可以转变为F—菌株;HJr菌株,Hfr菌株是通过F’菌株和F菌株杂交获得的。方法是将A平皿上的F’菌株菌落影印到铺有F—菌株的基本培养基B平板上,经培养后,在B平皿上因个别细胞杂交而以现重组体菌落,这样就可以在A平皿上的相应位置上获得Hfr菌株。
细菌杂交一般采用直接混合法:将两个直接亲本菌株,如Hfr菌株和F菌株分别培养至对数期,取适量移人新鲜肉汤培养液中,置于37℃下振荡培养,细胞浓度约达2x108个/m1.然后将Hfr菌株和F菌株细胞以1:10或1:20的比例混合,在37℃水浴中缓慢振荡,以利于菌株细胞间接触和接合,在注意保温和良好通气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让亲本菌株间的染包体进行连接、交换和重组。杂交后的混合液用缓冲液稀释,分离到基本培养基上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后可得到各种原养型的重组体的菌落。基本培养基上带有营养缺陷型标记的两亲本都不能生长,从基本培养基上分离到的就是各种重组菌株或其他杂交后代。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是选育新品种的基本方法。

A、诱发育种、系统选种

B、杂交育种、辐射育种

C、系统选种、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辐射育种


参考答案:C

第2题:

引种、系统选种和()是小麦最常用的育种方法。

  • A、单倍体育种
  • B、杂交育种
  • C、辐射育种
  • D、诱变育种

正确答案:B

第3题:

比较常规杂交育种与优势杂交育种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1)相同点:重组育种和优势育种也都需收集大量的种质资源,同时还要选配亲本,进行有性杂交,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申请品种审定。(2)不同点:①以理论上看:重组育种利用的是加性效应,优势育种利用的主要是显性效应。②从育种程序看: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是先纯后杂。③在种子生产上分析(3)育种途径的选择依据当一般配合力高而特殊配合力低时,适宜采取重组育种,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高时适宜采用优势育种;当一般配合力低而特殊配合力较高时宜采用优势育种,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低时,这样的组合就应该淘汰。

第4题:

什么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应遵循什么原则?


正确答案: 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再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鉴定、培育,以产生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应遵循的原则:
(1)双亲应优点多,缺点少,亲本之间的优、缺点能互补;
(2)至少应选择对当地适应的推广品种做亲本之一;
(3)注意选择用遗传差异性大的亲本;
(4)选用遗传传递力强且一般配合力好的品种做亲本。

第5题:

()是杂交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正确答案:近缘杂交

第6题:

材料:
教师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教学结束环节设计如下: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另外,在上一章我们已经学习了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列表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在方法、原理、优缺点的异同点。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处理原理优缺点实例
问题:
(1)这位教师采用的结束方式属于哪种类型 (6分)
(2)简述结束技能的目的以及应用要点。(14分)


答案:
解析:
(1)结束技能的类型包括系统归纳、比较异同、集中小结、领悟主题、巩固练习。该教师采用的类型明显属于比较异同。
(2)目的和应用要点:
结束技能的目的:
①重申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或应注意之点。
②概括本单元或本节的知识结构,强调重要事实、概念和关键的规律。
③检查或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经常通过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进行小结等,使学生所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④布置思考题和练习题,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
结束技能应用要点:
①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间记忆到短期记忆再到长期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实现这个转化过程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及时小结,周期性的重复。
②课堂小结要紧扣教学内容的目的、重点和知识结构,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把所学的新的知识及时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③课结束时,应概括本单元或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④要安排适当的学生实践活动,如练习、试验等。
⑤课的结束,包括封闭型和开放型。封闭型的结束,结论明确。开放型的结束,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⑥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数量恰当,使每位学生都能记录下来。
⑦结束的时间安排要紧凑、合理。

第7题:

试述杂交育种中如何进行亲本的选择和选配,以一种无性繁殖的园林植物为例,制定其有性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 杂交育种时亲本的选择和选配应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亲本选择的原则为:
1)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
2)尽量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
3)明确目标性状,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4)选用优良性状遗传力强、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
5)重视选用地方品种。
亲本选配的原则为:
1)父母本性状互补;
2)选用地理上较远、不同生态型的亲本配组;
3)选用经济性状优良、遗传差异大的亲本配组;
4)选用配合力高的材料配组;
5)以优良性状多、结实率高的亲本为母本;
6)以开花早的材料作父本,开花晚的材料作母本;
7)注意亲本性状的遗传规律。
以月季为例,其有性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如下:   
1) 杂交前的准备工作:熟悉育种材料,制定杂交计划,准备杂交工具;   
2) 亲本植株的培育及选择:解决花期不遇等问题;   
3) 花粉的收集、贮藏、生活力测定等;
4) 去雄、套袋;
5) 授粉;
6) 授粉后的管理;
7) 杂交种子的采收与保存;
8) 杂种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第8题:

小麦育种最常用的方法有引种、系统选种和()。

A、诱变育种

B、辐射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参考答案:D

第9题:

杂交育种工作中,常用的杂交方式为单交和复交,两种杂交方式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1)应用条件:两个亲本的性状基本上符合育种目标,优缺点可以互补时,可采用单交方式。当育种目标要求较高,单交后代难以满足时;或某亲本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次杂交难以克服时,可采用复交方式。
(2)性状分离世代:由于复交亲本至少有一个是杂种,复交F1就出现性状分离。
(3)育种进程:复交比单交能提供更多的变异类型,但其遗传基础比较复杂,性状稳定较慢,所需育种年限较长。
(4)杂交工作量:因复交分离世代出现在F1,而F1种子是靠人工杂交获得的,如果希望得到单交F2的分离群体,杂交工作量要大几十倍。

第10题:

在杂交育种中常用的杂交方式有单交、三交、()、回交。


正确答案: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