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上常用改善果实色泽的方法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生产上常用改善果实色泽的方法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正确答案:扦插;嫁接;组织培养

第2题:

果实管理的目的不包括()

  • A、增大果实,端正果形
  • B、改善果实色泽
  • C、改善果面光洁度
  • D、改善果实风味

正确答案:D

第3题:

红枣品种的分类方法常用的有()。

  • A、果实大小
  • B、果实结构
  • C、果实形状
  • D、果实用途

正确答案:A,C,D

第4题:

目前柑桔生产上常用的保果药剂有哪些?如何应用?


正确答案: (1)赤霉素:赤霉素是目前公认效果较好的保果剂,特别是对无核、少核品种(品系)的异常生理落果,防治效果明显。一般在谢花至第二次生理落果开始前,用20~100毫克/千克水的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整株喷布1~2次。如果劳力充足,可用200~500毫克/千克水浓度的赤霉素溶液,用毛笔蘸涂幼果果梗(柄)部1次,效果更好。赤霉素在树体内的输导作用较弱,因此涂果、喷果要全面、果梗和蜜盘都要喷涂到,喷果时要果多处多喷,果少处少喷,无果处不喷。赤霉素喷果,浓度不宜超过100毫克/千克水,否则易产生落叶等副作用。喷布遇阴天可全天喷布,晴天应抓两头,即上午与10点半前结束,下午3点半开始至傍晚。赤霉素(5~10毫克/千克水)与尿素(0.5%)混用对保花保果有较好的效果。
(2)6–苄基氨基嘌呤(细胞激动素):也称6–苄基腺嘌呤、绿丹等,是一种很有效的柑桔第一次生理落果防止剂。但这种细胞激动素通常难溶于水,而难以取得良好的保果效果。近年来,由中国柑橘研究所研制的增效液化细胞激动素加赤霉素,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液化的细胞激动素与赤霉素能完全溶于水,极易为柑桔果实吸收。可在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基本结束后喷布于幼果上,能显著提高坐果率。
(3)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防落素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防止落果、促进植株代谢的功能。在脐橙、锦橙、血橙、温州蜜柑、本地早上喷布防落素可湿性粉剂,对保果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具体用法为1克防落素对水17~20公斤水,于柑桔第一、第二次生理落果初期,各喷布1次,坐果率可提高10.4%~31.6%,效果与应用赤霉素相当。
(4)细胞分裂素: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减少柑桔的生理落果。如浙江嘉善生物厂生产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成分除细胞分裂素外,还有萘乙酸、抗生素等),可在谢花后期以及谢花后1个月左右树冠喷布800~1000倍液,不仅可提高坐果率,且能增加单果重。
(5)植物生长调节剂:复合肥又称植物激素复合肥,含有氮、磷、钾、钙、锌和三十烷醇原液,既可用作叶面肥,又有较好的保果作用。使用方法:分别在盛花期、第一次和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连续喷布三次,浓度为0.4%。
(6)催长素:对柑桔也有保果作用。如用江西农科院生物制品厂生产的催长素300倍液加0.2%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喷布温州蜜柑,于谢花70%时喷第一次,隔19天喷布第二次,坐果率明显提高。
(7)爱多收: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营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由福建旭化学工业(漳州)有限公司进口和分装,对柑桔保果作用显著,可在谢花2/3时喷第一次,2周后喷第二次,浓度5毫克/千克水。
(8)三合一:即0.2%硼砂、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的混合水溶液,在柑橘花期和幼果期每隔7~10天喷布一次,连续喷布2~3次,对保果亦有良好作用。

第5题:

食用菌菌种分离有哪些方法?生产上最常用的是哪一种?


正确答案: (1)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是指采用食用菌子实体或菌核、菌索的任何一部分组织培养成纯菌丝体的方法。
(2)菇木分离法:又称为耳木分离法、寄主分离法、基质分离法,是从生长食用菌的菇木或耳木中获得纯菌丝体的方法。菇木分离培养的菌种一般生活力都较强。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这种方法污染率高,所以能用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获得菌种的菇类一般都不采用此法。
(3)孢子分离法: 孢子分离法是用食用菌成熟的有性孢子(担孢子或子囊孢子)萌发培养成菌丝体而得到菌种的方法。食用菌的有性孢子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变异的机会多,生命力强,培育成的菌种质量好。有性孢子是选育优良新品种和杂交育种的好材料。但分离方法复杂。
在生产上最常用的是组织分离方法,该方法属无性繁殖,简便易行,菌丝生长发育快,能保持原有性状。此法是大多数食用菌进行菌种分离的最简便又有效的方法,也是人们在野外分离菌种最常采用的简便方法。在生产上常被用于菌种的复壮、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种优良性状的稳定。

第6题:

果树生产和蔬菜生产上,提高和改善果实品质的主要栽培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栽培技术有:控制N肥量,多施有机肥,增施P、K肥,实施节水灌溉或完全旱作,栽植密度应适度,不能过密,枝叶量不能太多,保证光照好,采收及时等;植物保护,也很重要。

第7题:

生产上常用的育苗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苗床育苗和大田育苗。

第8题:

生产上常用改善果实色泽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果实套袋:按品种、果实大小,采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层次的纸袋,多数为两层纸,里层为红色,外层的里面是黑色,外面是浅黄、蓝、棕各色;
(2)铺反光膜:是一种银灰色的塑料薄膜,一般在果实着色前铺在树冠的下面,利用银灰薄膜的反射光使果实下部着色;
(3)摘叶和转果:套袋的果实,当把纸袋撕掉后,为使果实直受阳光,随时要摘除对果实遮阴的树叶。

第9题:

草莓的繁殖方法有()、()、()和()。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匍匐茎分株法;老株分株法;种子繁殖法;组织培养法;匍匐茎分株法

第10题:

改善果实色泽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
A合理的群体结构。
B良好的树体结构和健壮的树势。
C合理的果实负载量,适宜的叶果比。
D科学施肥,适时控水。
②果实套袋。套袋时间定果后宜早进行,除袋多在果实采收前30天左右。
③摘叶和转果。
④树下铺反光膜。
⑤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