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的动态平衡,因此,控制()和()很重要。

题目
填空题
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的动态平衡,因此,控制()和()很重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池大面积轮虫培养的特点及管理工作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轮虫土池大面积培养是一种半连续培养的模式,其特点是:利用室外土池培养,培养技术较易掌握,成本低,轮虫培养密度小,但收获量大,轮虫基本靠摄食池塘的天然浮游植物为饵料,轮虫的营养质量好。

第2题:

褶皱臂尾轮虫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与品系有关。培养L型轮虫的适宜温度范围控制在(),培养S型轮虫的适宜温度范围控制在()。


正确答案:10℃~25℃;25℃~35℃

第3题:

论述大面积土池轮虫培养的方法。


正确答案: 选择培养池、清池消毒、进水、施肥培养单细胞藻类、接种、日常管理、采收。

第4题:

简要叙述轮虫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大面积土池培养方法。


正确答案: 一次性培养:在轮虫培养中,先培养微藻饵料,待浓度较大后,接种轮虫进去,补投酵母菌饵料培养,经4-7d,繁殖达到一定的密度,一次全部采收,采收后再清池重新培养。
半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法培养,在轮虫培养池中,先培养藻类饵料,后接种轮虫,培养中补投酵母菌饵料。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每天将一部分轮虫用虹吸法采收。采收后,把藻类培养池的藻液抽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部分,恢复原来水位。
大面积土池培养法:大面积土池培养法也是半连续培养方法的一种。先选定几亩到十几亩。泥质或泥沙质,不渗漏,池底平整,堤坚固的培养池,进行清池处理,待清池药效消失后,即可灌水入池,紧接着即施肥培养微藻饵料,随后进行接种,一般以0.5~1个/ml较为适宜。维持藻类饵料的数量在适宜的范围,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可用200目筛绢做成拖网沿池边拖曳采收,也可用光诱使轮虫聚集在强光处,直接用水桶舀取。

第5题:

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的动态平衡,因此,控制()和()很重要。


正确答案:水体中轮虫和单胞藻;轮虫密度;合理施肥

第6题:

成功进行轮虫半连续培养的关键是控制好()及()之间的平衡。


正确答案:轮虫的采收量;培养用水水质

第7题:

土池大面积轮虫培养的管理工作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水体中轮虫密度和单胞藻数量之间的平衡。具体工作主要有:1)单胞藻和轮虫的定量;
2)追肥;
3)定时测量水温、水质;
4)调节池水盐度;
5)增氧;
6)敌害防治。

第8题:

培养轮虫的主要饵料有三类,()、()和()。


正确答案:单胞藻;酵母;微生物团絮

第9题:

根据培养过程中人为控制程度,轮虫的培养可分为()和()。按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可分()、()和()。


正确答案:粗养;精养;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大面积土池培养(连续培养)

第10题:

室内水泥池培养轮虫,如何控制投喂量?


正确答案: 实际的轮虫培养生产过程中,若以单胞藻为饵料,主要根据培养水体的水色来调整投喂量。其原则是:投饵后,使培养用水呈现淡的藻色,待水变清时,则需及时供饵。若以酵母为饵料时,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量可参考以下公式计算:日投饵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式中,投喂率与轮虫密度和培养温度有关,在轮虫密度为500个/ml以下,若培养水温为25℃,投喂率取值为2;若水温为30℃,投喂率为3~4;35℃时,投喂率取3为好。随轮虫培养密度的增加,投喂率应适当减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