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产函数三个阶段的划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生产函数三个阶段的划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短期内,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如下()

A、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APL>0

B、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

C、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MPL

D、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

E、生产第三阶段的特征是APL>MPL

F、MPL≤0


参考答案:ACE

第2题:

考虑完全竞争市场里的某厂商,其短期生产函数为

其中L是可变生产要素,K是固定生产要素,令L的价格为PL>O。 (1)结合图形和公式,说明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的标准。 (2)若PL—PK,则最优要素组合应该在第几阶段进行?其具体位置如何选择?


答案:
解析:
(1)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以劳动投入多少来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具体而言,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如图1-1所示:第1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劳动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L、MPL两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0到L3的区间。第Ⅱ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但边际产量仍然大于0,所以总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APL、MPL两曲线的交点到MPL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L3到L4的区间。第Ⅲ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也是递减的,这一阶段是MPL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L4以后的区间。

图1-1 -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 (2)首先,厂商肯定不会在第Ⅲ阶段进行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其次,厂商也不会在第1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投人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继续扩大可变投入的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厂商通常会在第Ⅱ阶段进行生产,虽然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是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增加时为止。短期中,资本不可变,劳动可变,应调整劳动数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应满足

第3题:

简述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MC=w/MP。
“第一,公式表明……MP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曲线的最低点。”
“第二,有以上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对应关系可以推知,……总成本区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AVC=w/AP
“第一,公式表明……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
“第二,由于……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曲线和AP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第4题:

生产企业物流可划分为哪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的物流:这是企业为组织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供应而进行的物流活动。它包括组织物质生产者送达该企业的企业外部物流和该企业仓库将物资送达生产线的企业内部物流;
(2)生产阶段的物流:是指企业按生产流程的要求,组织和安排物资在各生产环节之间进行的内部物流;
(3)销售阶段的物流:是企业为实现产品销售,组织产品送达用户或市场供应点的外部物流。

第5题:

简述OpenGL中坐标变换的三个函数应用


正确答案:平移:glTranslatef(float x,float y,float z);将该函数以下的图形在三维坐标中移动(x,y,z)
旋转:glRotatef(float angle,float a,float y,float z);将该函数以下的图形在指定轴上旋转angle度
缩放:glScalef(float x,float y,float z);x,y,z是沿三个轴向缩放的比例因子

第6题: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生产者通常会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


答案:
解析:
(1)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以劳动投入多少来划分生产的不同阶段。 具体而言,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如图4-2所示,第一阶段是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劳动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而且达到最大值。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两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0到L3的区间。第二阶段是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仍然大于0,所以总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APL、MPL两曲线的交点到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L3到L4的区间。第三阶段是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也是递减的,这一阶段是MPL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L4以后的区间。 (2)首先,厂商肯定不会在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其次,厂商也不会在第一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厂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继续扩大可变投入的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至少使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因此厂商通常会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虽然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是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增加为止。

第7题:

简述新中国标准化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949~1988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为“政府主导,计划控制,强制实行”。
1988~2001年为第二阶段,其特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2001年11月进入第三阶段,其特点为“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经济、贸易和全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是一项政府行政行为”。

第8题:

已知生产函数Q=-L3+24L2+240L,求: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上,L的投入量分别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

如图:


第9题:

请简述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划分。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第10题:

简述生产函数三个阶段的划分。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1时,即从原点起到平均产量最高点止
第二阶段:0<<1时,即从平均产最髙点到总产量最高点之间
第三阶段:<0时,即在总产量曲线的最髙点以后,就是边际产量转为负值以后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