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寄主范围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寄主范围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种子调运和被孢子污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运输工具等远距离传播。
病区土壤带菌是主要的侵染源,在收获或储运期间,菌瘿或冬孢子常撒落田间和被风吹到附近田块。
粪肥和秸秆也传病。

第2题: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症状是什么?


正确答案:病株只部分穗子受害,病穗只部分籽粒受害。
病粒通常局部受侵染,仍保留正常籽粒外形。
病菌只侵染胚乳,一般不侵染胚,在种子腹面表皮下形成黑色冬孢子堆,背面胚乳部分仍完好。
病轻的籽粒形成疱斑,病重的大部或全部形成黑粉腔,外表只留下灰色果皮。
该病的症状在籽粒发育完全时才明显。

第3题: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规定向中国输出的美国小麦必须提供美国联邦谷物检验局(FGIS)出具的TCK检验证书,其中TCK(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是(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简称。

A、小麦网腥黒穗病菌

B、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

C、小麦矮腥黑穗病菌

D、小麦秆锈病菌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分布情况。


正确答案: 亚洲—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拉克、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
欧洲—前苏联、瑞典;
美洲—美国、墨西哥
大洋洲—澳大利亚。

第5题:

()的特殊功绩在于它每年给国家挡住了大量有害生物的入侵。如:小麦矮星黑穗病、地中海实蝇、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等。


正确答案:植物检疫

第6题:

试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害发生规律、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局部侵染性,部分黑穗病,麦粒的一部分被侵染,小穗顶端麦粒黑斑,颖片张开,主要侵染胚乳,一般不侵染胚,在种子腹面表皮下形成冬孢子堆,背面胚乳部分仍完好。
发生规律:
冬孢子萌发的适温15~22 ℃,扬花期先菌丝产生的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到麦穗上,产生次生担孢子,上生芽管,从颖片、外稃和内稃开张的气孔侵入。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病流行与湿度正相关,与温度反相关。因此,扬花期遇多云、寡日照、细雨多雾的高湿天气适宜发病。
检验方法:
直接检查:根据病粒的特有症状鉴定。
洗涤检验
发病轻的麦粒可用0.2%NaOH浸24h(18~25 ℃),吸去多余液体,实体显微镜下观察。乌黑发亮的种子有病,淡褐色无病。
P.CR技术:
扩增引物为5’-CGTGTGAGCCATGCTACGACT-3’和5’-AACTTCCAAGGCGACCGTTT-3’,在743bp处有一特异性扩增带,其他近似种或相关种均未出现该扩增带。
检疫和防治:
1、严格检疫
2、高温灭菌:带菌小麦原粮必须集中在几个规定有条件的口岸加工灭菌处理。采用高温灭菌法,85℃,相对湿度80%,处理3min可以杀死孢子,处理5min可以杀死菌瘿。
3、农业措施:小麦与鹰嘴豆间作,适时早播,病轻。
4、化学防治:三唑类和苯并吡咯类拌种,喷洒药剂(萎锈灵)等。

第7题: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寄主范围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麦、小黑麦、硬粒小麦、提莫非维小麦以及山羊草属、雀麦属、黑麦草属植物。

第8题: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的拉丁学名是:( )。

A、Tilletia indica Mitra

B、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

C、Avena ludoviciana Durieu

D、Mayetiola destructor Say


参考答案:A

第9题:

以下哪个病害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

  • A、小麦光腥黑穗病
  • B、小麦矮腥黑穗病
  • C、小麦网腥黑穗病
  • D、小麦散腥黑穗病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分类地位有哪些?


正确答案: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冬孢菌纲(Teliomycetes)
粉菌目(Ustilaginales)
腥黑粉菌属(Tille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