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底部为什么要设计一定的坡度和沟槽、台地、平台等设施?

题目
问答题
池塘底部为什么要设计一定的坡度和沟槽、台地、平台等设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池塘底部设计建造一定的坡度和沟槽、台地、平台等设施,是为了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鱼。一般情况下池塘底部的坡度应为1:200~500,在池塘宽度方向,应使两侧向池中心倾斜。
面积较大且长宽比较小的池塘,底部应建设主沟和支沟组成的排水沟。主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1000,支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200。相邻的支沟相距一般为10~50m,主沟宽一般为为0.5~1.0m,深0.3~0.8m。面积较大的池塘可按照回形鱼池建设,池塘底部建设有台地和沟槽台地及沟槽应平整,台面应倾斜于沟,坡降为1:(1000~2000),沟、台面积比一般为1:(4~5),沟深一般为0.2~0.5m。在较大的长方形池塘内坡上,为了投饵和拉网方便,一般应修建一条宽度约0.5m的平台,平台应高出水面。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池塘养成蟹为什么要设蟹穴和蟹岛?


正确答案:成蟹养殖池坡度大,不利于河蟹挖洞穴居。设人工蟹穴的目的是便于河蟹隐居。蟹岛,又称蟹墩,设在池塘中央,其目的是为河蟹提供浅水、安静的蜕壳环境,以避免自相残杀。
以往人工蟹穴采用固定式蟹巢。即采用小青瓦在池内砌成镂空状蟹巢。这种固定式蟹穴有很多弊病。一是瓦片易碎,蟹穴群容易坍塌,给以后的捕捞操作带来很大困难;二是在蟹穴区粪便残饵多,造成严重污染区,其淤泥多,溶氧条件差,河蟹在此生活,脐黑,体色深,生长慢。改进的方法可采用移动式蟹穴。即用毛竹筒、塑料管构成,直径9~10厘米,长30厘米,毛竹一端竹节打通,塑料管一端用网片封闭,每8~10根捆成一捆,每捆的捆扎绳由浮子浮于水面。投放时,应接近投饵区,而远离蜕壳的蟹岛区,一般每亩放置50~60捆。这种移动式蟹穴的优点是便于提取蟹穴,倒出其中河蟹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而且由于蟹穴经常移动,可有效地防止穴区污染。此外人造蟹穴也是良好的捕捞工具,减少劳动强度,避免了河蟹损伤,用人工蟹穴捕蟹,回捕率可达60%左右。蟹岛在蟹池中央,呈方形、圆形、十字形和廿字形小岛。以往小岛高出水面20~30厘米,但这种设置的弊病是占用了养殖水面,而且小岛往往容易成为水老鼠、水鸟的栖息场所。
因此,应将蟹岛改为低于水面10厘米的蟹墩,在其上种植水生经济作物。蟹墩上不投饵料。这样既防止了敌害生物的栖居,又为河蟹蜕壳提供了浅水、隐避和安静的环境。

第2题:

池塘底部为什么要设计一定的坡度和沟槽、台地、平台等设施?


正确答案: 在池塘底部设计建造一定的坡度和沟槽、台地、平台等设施,是为了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鱼。一般情况下池塘底部的坡度应为1:200~500,在池塘宽度方向,应使两侧向池中心倾斜。
面积较大且长宽比较小的池塘,底部应建设主沟和支沟组成的排水沟。主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1000,支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200。相邻的支沟相距一般为10~50m,主沟宽一般为为0.5~1.0m,深0.3~0.8m。面积较大的池塘可按照回形鱼池建设,池塘底部建设有台地和沟槽台地及沟槽应平整,台面应倾斜于沟,坡降为1:(1000~2000),沟、台面积比一般为1:(4~5),沟深一般为0.2~0.5m。在较大的长方形池塘内坡上,为了投饵和拉网方便,一般应修建一条宽度约0.5m的平台,平台应高出水面。

第3题:

空气斜槽为什么要安装成一定的坡度?
因为空气斜槽是利用通过孔隙密布透气层的低压空气将物料均匀气化,使之改变摩擦角,并在重力的切向分力作用下,形成流动状态,沿斜槽下滑来达到输送目的的。故若无坡度或坡度很小,则灰料就不会在重力作用下而顺利下滑,甚至不会移动,达不到输送灰料的目的。

第4题:

为什么养殖池塘要设计好进排水设施?


正确答案: 淡水池塘养殖场的进排水系统是养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排水设施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效果。
池塘进水一般是通过分水闸门控制水流通过输水管道进入池塘,分水闸门一般为凹槽插板的方式,很多地方采用预埋PVC弯头拔管方式控制池塘进水,这种方式防渗漏性能好,操作简单。池塘进水管的底部一般应与进水渠道底部平齐,渠道底部较高或池塘较低时,进水管可以低于进水渠道底部。进水管中心高度应高于池塘水面,以不超过池塘最高水位为好。进水管末端应安装口袋网,防止池塘鱼类进入水管和杂物进入池塘。
每个池塘一般设有一个排水井。排水井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也可采用闸门或拔管方式进行控制。拔管排水方式易操作,防渗漏效果好。排水井一般为水泥砖砌结构,有拦网、闸板等凹槽。池塘排水通过排水井和排水管进入排水渠,若干排水渠汇集到排水总渠,排水总渠的末端应建设排水闸。
排水井的深度一般应到池塘的底部,以可排干池塘全部水为好。有的地区由于外部水位较高或建设成本等问题,排水井建在池塘的中间部位,只排放池塘50%左右的水,其余的水需要靠动力提升,排水井的深度一般不应高于池塘中间部位。

第5题:

为什么在池塘设计时要考虑其形状、面积和深度?


正确答案:池塘是养殖的基础,池塘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殖的成败。池塘形状一般为长方形,长宽比一般为(2~4)∶1。
池塘的方向宜东西长、南北宽,使池面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对于水中天然饵料的生长有利,也有利于风力搅动水面,增加溶氧。山区建造养殖场,应根据地形选择背山向阳的位置。不同类型的池塘其面积不同,成鱼池一般5~15亩、鱼种池一般2~5亩、鱼苗池一般1~2亩。池塘有效水深一般应达到1.5米以上。池埂顶面一般要高出池中水面0.5米左右,池塘浅水区的水深应不低于0.8米,浅水池塘(池深在2米以下)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及时补充给水,以维持池塘水深基本不变。水源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区,在设计建造池塘时应适当考虑加深池塘,以保证水源缺水时池塘有足够水量。深水池塘的池深一般在3.0~4.5米。

第6题:

池塘底部的坡度一般为()。

  • A、1:200~500
  • B、1:1000
  • C、1:(1000~2000)
  • D、1:(2000~3000)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为什么要进行池塘养殖排放水的处理?


正确答案: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排放水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已成为主要的面源污染之一。对养殖排放水进行处理回用或达标排放是池塘养殖生产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养殖排放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也有采用生化、物理、化学等方式进行综合处理的案例。
(1)生态沟渠是利用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构建的一种生态净化系统,由多种动植物组成,具有净化水体和生产功能。生态沟渠的生物布置方式一般是在渠道底部种植沉水植物、放置贝类等,在渠道周边种植挺水植物,在开阔水面放置生物浮床、种植浮水植物,在水体中放养滤食性、杂食性水生动物,在渠壁和浅水区增殖着生藻类等。
(2)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它类似自然沼泽地,但由人工建造和控制,是一种人为地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的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人工湿地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是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工湿地按水体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型人工湿地。
(3)生态净化塘是一种类似于生态沟渠的池塘,其净化原理与生物氧化塘一致。塘内可种植经济性的水生植物,用于吸收净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放置滤食性鱼、贝等吸收养殖排放水体中的碎屑、有机物等。

第8题:

为什么要设计《成长记录册》电子平台?


正确答案:设计《成长记录册》电子平台,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客观评价。在学生成长情况电子记录(电脑录入)的基础上,电子平台系统会按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自动抽取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综合素质及个性发展的关键指标,自动生成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避免主观随意性。第二,方便教师操作。设计电子平台后,对掌握电脑操作的教师来说,减少了工作量。第三,方便保存与交流。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在“管理通”系统平台内永久保存,不像纸质容易损坏和丢失,并能方便、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学生成长状况。第四,节约资源,降低学杂费用的开支。

第9题:

鱼种放养前池塘为什么要彻底清塘消毒?


正确答案:池塘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也是鱼类病原体的贮藏场所。除了池塘本身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养殖条件外,许多生产措施也都是通过池塘水体而作用于水生养殖动物的,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水生养殖动物的栖息要求。同时彻底清塘消毒是创造良好养殖生态环境的基础。因此,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鱼类的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它是预防鱼病和提高鱼产量的重要环节和不可缺乏的措施之一。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各种病原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再者塘基水冲塌漏,杂草丛生,塘底淤泥沉积过厚,又为病原体繁殖提供适宜场所。所以必须坚持年年清塘消毒,才能达到预防鱼病之目的。

第10题:

为什么池塘养殖要配备一定的投饲设备?


正确答案: 投饲设备是利用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原理制成的饲料投喂设备。投饲机具有提高投饲质量、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等特点,已成为水产养殖场重要的养殖设备。投饲机一般由4部分组成:料箱、下料装置、抛撒装置和控制器。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自动定时定量投饲机。
投饲机饲料抛撒一般使用电机带动转盘,靠离心力把饲料抛撒出去,抛撒面积可达到10~50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