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世界园林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个阶段的园林特点?

题目
问答题
论述世界园林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个阶段的园林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崇尚自然: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造园的基本原则,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追求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指主观的意、情、神和客观的境、景、物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艺术整体,是体现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场景的融合。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出某种真景,反映真境,同时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等为园林增色,反映虚境,共同创造富于诗情画意的空间。中国古典园林较多的与文人联系在一起,文人把追求的清新、雅致的精神境界和在赋诗作画中所提炼出的较高的艺术修养,运用到园林中,创造出“诗画”般的情趣。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

第2题:

世界园林的四个阶段为()、()、()、()。


正确答案:原始阶段;农业经济古典园林时期;工业经济时期;知识经济时代

第3题:

简述中国园林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


参考答案:(1)中国园林的产生时期;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代表作品有商朝的“囿”、春秋战国时期的“台”。
(2)秦宫汉苑古典园林的生成期;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代表作品有阿房宫、上林苑。
(3)魏晋园林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作品有建康的同泰寺、杭州的灵隐寺、苏州的虎丘云岩寺、北寺塔等。
(4)隋唐园林古典园林的全盛期;隋朝园林(公元581-618年)唐朝园林(公元618-907年);代表作品有西苑、华清宫、华清池温泉、曲江池芙蓉园、乐游园等。
(5)宋元园林;宋朝(公元907-1271年)、元朝园林(公元1271-1368年);代表作品有金明池、琼林苑、杭州西湖、元太都、太液池、苏州狮子林。
(6)明清园林;代表作品有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余荫山房\罗布林卡等。

第4题:

论述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同伴关系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或论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婴儿期。婴儿很早就能够对同伴的出现和行为作出反应。婴儿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按一定的阶段发展的,研究认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2.学前期。在学前期,儿童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互动的质量提高。在这个阶段,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互作用的性质。儿童现在互相交流思想,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参加集体性的假装游戏,能够与商议游戏规则以决定游戏的建构。
3.童年期。儿童进入小学,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明显的增加,同伴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了。他们在互相交流信息、表达思想、进行合作以及分享方面的能力逐渐提高。同时,同伴群体共同目标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按皮亚杰的理论,这是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的阶段。“去自我中心”促进了儿童相互作用的发展,相互作用反过来更加速了“去自我中心”。在这个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同伴绝大部分是同性的,友谊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持久。
4.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同伴关系变得更为关键。这个时期儿童正处于向成人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与同伴建立的关系类型,有可能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和预告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儿童对自我、对社会都有一种不确定感。而同伴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引导。在青少年时期,儿童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加。

第5题:

论述世界园林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个阶段的园林特点?


正确答案: 世界园林发展的阶段按时间划分依次为:
(1)原始文明时期的萌芽阶段;
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园林仅仅是萌芽阶段,还没有出现园林只是在房前屋后出现了“果、木、蔬、圃”的园林萌芽。
(2)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古典园林出现阶段,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造园流派,园林构成要素一致为山(自然山、人造山、冈、平地)、水(自然水、理水)、物(建筑物、植物、动物)等构成。大多为统治阶级服务。
(3)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园林由私人向公共转化,范围也扩大,由封闭向开放转化;由视觉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化,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
(4)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园林领域大大扩展,成为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学成为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学科。

第6题:

简述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园林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1)绝大多数园林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归他们所有;
(2)园林的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
(3)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不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造园的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第7题:

世界园林体系一般被划分为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和中国园林。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点,以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园林体系.


正确答案: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虽然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风景式园林基本要素为依据,但它绝非一般地利用或简单地模拟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的、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这在人工山水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中国园林建筑形象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形式、功能上参照美学原理,而且还把传统建筑化整为零,由个体组合为建筑群体的可变性发挥到极致,它一返宫廷、坛庙、衙署、邸宅的严整、对称、均齐的格局,空气自由、因山就水、高低错落、以运动千变万化的手法强化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嵌合关系,同时,还利用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通透,流动的可能性,把建筑的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为了进一步把建筑协调,融糅于自然环境中,还创造性地营建许多别致的建筑形象和构造。
3.诗画的情趣。中国画最大特点是写意,写意与写实的区别在何处?简言之,写实是还自然的原貌,而不着种渗入的主观感受。写意也兼顾自然的原来原貌,但更多的是渗入了人的主观感受。两者比较,后者更能传自然之神。所以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诗情,表现在两个方面,以期达到止而后能观的静态景观。
①把诗人的某些境界在园林中以具体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景园作直接的点题。
②还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似文学艺术的构造。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作品是把作为大自然的概括和升华的山水画:是把讴歌大自然美感的诗文以过渡空间形式复视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来。
4.意境的涵蕴。园林艺术由于其与诗画的综合性结下了不解之缘,三维空间的形象性,它的意境内涵的显现比之其它艺术门类就更为明晰,也更易于把捉,它不仅是一种物质环境,它是一种精神环境、思想感悟的环境,所以运用园林中的意境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意念的环境。创造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可分为直接表达方式和间接表达方式二类,利用光影、色彩、音响、香气及气象因子等来生发空间意境。
5.四大特点本身正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思维方法在园林领域的具体表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历史反映了这四大特点的成长和成熟过程。

第9题:

世界园林划分为()三大园林体系。


正确答案: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第10题:

论述外国园林发展概况及其造园特点。


正确答案: 1)外国的古代园林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庭园,古埃及与西亚园林,欧洲古代园林。
(1)日本造园有良好的客观条件,日本喜欢自然式,受中国造园影响。早期有掘池筑岛,饮明天皇时纷纷营造宅园多以池岛为主题“水石庭”。平安时代后期多按中国蓬莱海岛(一池三山)为模式,武士时代出现枯山水式庭园,桃山时期以桂离宫等为代表。明治后园林开放。种类有林泉式、筑山庭、平庭、茶亭和枯山水。
(2)古埃及与西亚园林,埃及最浩大、宏伟的是金字塔,成为墓园,;奴隶主的私园以树木和水池为主要内容。西亚地区奴隶主的私园是引水筑园,花园修置整齐,有“天国乐园”。
(3)欧洲园林公元前3世纪为有秩序的整形园。古罗马出现了山庄园。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勒诺特尔风格。18世纪自然风景园得到发展;私园也开放。
2)外国近现代园林规划布局以自然式为主,只有在中央林荫道是规则式,纽约的中央公园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