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柯赫假定(人工诱发试验).

题目
问答题
举例说明柯赫假定(人工诱发试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举例说明沙赫特一辛格情绪理论。


答案:
解析:
该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情绪经验来源于对刺激情境和自身生理唤醒的两方面的认知。真正的情绪体验是由对生理唤醒状态赋予的“标记”决定的。这种标记的赋予是一种认知过程。个体利用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环境中信息对自身的唤醒状态做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样的情绪,情绪的产生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例如,你看见蛇害怕,是因为大脑对蛇这个情境进行评定了,觉得有危险才产生害怕,引起生理变化。然后,对你产生的生理变化也进行认知评价,以确定情绪产生的正确性。

第2题:

什么是柯赫法则?


正确答案: 柯赫法则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是:
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
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到纯种;
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第四,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第3题:

最早发现结核杆菌是

A、巴斯德于1885年

B、巴斯德于1892年

C、柯赫(Koch)于1882年

D、柯赫(Koch)于1892年

E、柯赫(Koch)于1895年


参考答案:C

第4题:

什么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阐述贸易的基础。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不仅由技术差别决定,也可以由要素比例和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第5题:

简述柯赫法则。


正确答案: 柯赫法则是病害诊断中常见的印证法则,它可分为4个步骤:
①经常观察,了解一种微生物与某种病害的联系。
②从病组织上分离得到这种微生物,并将其单独在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繁殖,也就是纯培养。
③将纯培养的微生物,接种到健康的寄主植物上感病后发生原先观察到的症状。
④从接种发病的组织上再分离,又得到相同的微生物。

第6题:

柯赫法则


正确答案:在同一特定的疾病的机体中常能了现同一病原菌;能从患该病的机体中得到病原菌的纯培养;将这种培养物接种到易感动物体内能引起相同疾病;能从感染的实验动物重新获得纯培养的病原菌。

第7题:

举例说明柯赫假定(人工诱发试验).


正确答案: (1)分离:从病植株分离纯化可疑病原物;
(2)接种:将可疑病菌接种到健康植株上,观察发病情况,并与原发病株比较;
(3)再分离:从接种后发病植株上分离的病原物,是否为接种病原。

第8题:

最早发现结核杆菌是

A.巴斯德于1885年

B.巴斯德于1892年

C.柯赫(Koeh)于1882年

D.柯赫(Koch)于1892年

E.柯赫(Koeh)于1895年


正确答案:C

第9题:

柯赫式法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病原物必须在发病部位,并于症状紧密相关。
(2)必须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获得该病原,并进行纯化培养。
(3)将纯化培养的病原物接种到同种植物的键株上,产生于原来相同的症状。
(4)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再分离,获得于原接种完全一致的病原物。

第10题:

请简述柯赫的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发明的微生物纯培养及病原菌鉴定法则――柯赫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