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食用菌对水分因子的要求。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食用菌对水分因子的要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食用菌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菌丝体生长阶段多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段木栽培的要求段木含水量在40%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的培养料含水量与菌丝体生物阶段基本一致。
菌丝体生长阶段多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多为85%~90%。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食用菌生长的外部因素包括温度、()、水分、空气、()、pH值等。


正确答案:湿度;光照

第2题:

简述食用菌子实体分化和发育阶段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正确答案:营养要求:
(1)木质素的大部分(63—92%)α—纤维素和戊聚糖
(2)适当的C/N值是子实体分化的物质基础。
(3)环腺苷酸(c—AMP)
环境条件:
(1)温度:菌丝生长的温度>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子实体分化的温度
(2)水分与湿度
(3)氧气和二氧化碳
(4)pH值:绝大多数真菌喜欢微酸性环境,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一般为5.0—5.5之间。
(5)散射光

第3题:

简述以水分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水生、陆生)及其特征。


正确答案: 水生植物:
①沉水植物:整株植物沉没在水下,为典型的水生植物。根退化或消失,吸收功能由表皮细胞担任。如金鱼藻。
②浮水植物:包括漂浮植物和浮叶固定植物。叶片漂浮水面,无性繁殖快,生产力高:
③漂浮植物:浮萍,全体悬浮,根也悬浮在水中。
④浮叶固定植物:根固定于淤泥中,如睡莲、眼子菜。
⑤挺水植物(沼生植物):植物体大部分挺出水面芦苇、香蒲等。
陆生植物:
①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生长,不能忍耐较长时间水分不足的陆生植 物。阳性:毛莨、阴性:秋海堂。
②中生植物:生长于水湿条件适中生境中的植物。 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和功能完整,叶具保水能力,根较发达,机械组织也发展起来。 故具有轻度抗旱能力。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类型。 (湿中生植物:地榆(草甸)。典型中生植物:阔叶树类。旱中生植物:斜茎黄蓍)
③旱生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生长,能长期忍受干旱,并仍能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 长发育的一类植物。

第4题:

简述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


正确答案: (1)返青期:水稻返青期间稻田保持一定水层,给秧苗创造一个温湿较为稳定的环境,促进早发新根,加速返青,早栽的秧苗,因气温较低,白天灌浅水,夜间灌深水,寒潮来时适当深灌防寒护苗。返青期遇阴雨应浅水或湿润灌溉。(2)分蘖期:适宜水稻分蘖的田间水分状况是土壤含水高度饱和到有浅水之间,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随着水层加深分蘖会受到抑制。生产上多采用排水晒田的方法来抑制无效分蘖。
(3)幼穗发育期:稻穗发育过程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临界期。加之晒田复水后稻田渗漏量有所增大,此期一般宜采用水层灌溉,淹水深度不宜超过10C、m,维持深水层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4)出穗开花期:出穗开花期对稻田缺水的敏感程度仅次于孕穗期。一般要求水层灌溉。在中稻出穗开花期常遇高温危害的地区,稻田保持水层,可明显减轻高温的影响。
(5)灌浆结实期后期断水过早,会影响稻株的吸收和运输,秕粒增加。此期最适的水分是间隙灌水,使稻田处于渍水与落水相交替的状态。

第5题:

简述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我国食用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 发展趋势:
1.向多品种发展,并日益注意驯化和利用有价值的野生食用菌。例如:羊肚菌、口蘑、灰树花、金耳等。
2.生产集约化提高 如:实行立体栽培,菌菜间作,周年栽培。
3.培养料来源扩大  从马粪、牛粪、秸秆、木屑、以及农副废料,野草等。
4.种型不断改革  采用新方法,如液体培养,新材料来提高菌种质量和产量。
5.从副业生产转向专业生产。
6.从手工操作逐步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我国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某些传统产品加工质量差。
2.食用菌培育的品种少,不配套,菌种大部分由国外引进。
3.菌种生产混乱,没有必要的检验制度。
4.食用菌生产主要靠手工劳动,生产效率低,栽培条件差。
5.栽培者文化水平低,栽培管理落后。
6.高级研究人员缺乏,专业研究机构科研经费少,设备陈旧落后,综合开发利用能力薄弱。

第6题:

简述竞争性杂菌对食用菌的危害。


正确答案: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养料、氧气,改变培养料pH,分泌毒素。导致菌丝萎缩,子实体变色、畸形或腐烂,培养料腐烂。

第7题:

简述无公害食用菌。


正确答案:无公害食用菌是按我国有关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和规定来生产的食用菌。

第8题:

食用菌菌丝体的功能是吸收营养和水分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简述食用菌对水分因子的要求。


正确答案:食用菌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菌丝体生长阶段多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段木栽培的要求段木含水量在40%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的培养料含水量与菌丝体生物阶段基本一致。
菌丝体生长阶段多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多为85%~90%。

第10题:

盐溃保存食用菌主要利用的原理是()

  • A、增加食用菌的水分
  • B、增加渗透压
  • C、提髙水的流动性
  • D、改善食用菌的品质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