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业资源法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农业资源法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农业资源法原则:
(1)坚持重要农业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原则。
(2)坚持统一规划、多目标开发的综合利用的原则。
(3)坚持既利用农业资源又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原则。
(4)坚持“开源与节流”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农业收入分配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2)积累和消费兼顾;
(3)按劳分配为主,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

第2题:

简述农业资源法原则。


正确答案: 农业资源法原则:
(1)坚持重要农业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原则。
(2)坚持统一规划、多目标开发的综合利用的原则。
(3)坚持既利用农业资源又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原则。
(4)坚持“开源与节流”的原则。

第3题:

简述农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正确答案:(1)权利和责任相对等;(2)人才和职位相符合;(3)能级和利益相对称;(4)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第4题:

简述“可持续发展时期” 环境资源法的特征


正确答案:(1)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资源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环境资源法设计范围进一步扩展,包括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跨领域问题,综合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加强。
(3)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成为环境资源法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资源法采用的手段日益多样化,越来越采用科学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
(5)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成为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日趋民主化;
(6)发展中国家环境资源法逐渐兴起,各国环境资源法和国内环境资源法的协调日益加强。

第5题:

简述环境资源法的立法目的


正确答案:①.保护和改善环境——最直接目的
②.防治环境污染、破坏和公害
③.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④.保障人体健康 ——根本目标和基本出发点
⑤.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6题:

农业推广应遵守哪些原则?简述农业推广的程序和方法。


正确答案: 1、农业推广的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2)试验示范的原则;(3)智力开发的原则;
(4)合作推广的原则;(5)服务配套的原则;(6)综合效益的原则。
2、农业推广的程序
(1)基本程序:试验、示范、推广
(2)步骤:从推广项目选定到推广工作基本完成总结的全过程一般可分为6个步骤:项目选择、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结果评价。
3、农业推广方法是指农业推广工作的一系列组织措施、服务手段和工作技巧。农业推广的方法很多,其分类方式有多种,但最常用的是基于推广对象的多寡即根据信息传播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将农业推广方法分为三种类型。
(1)大众传播法: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优点:
①传播的信息权威性高;
②传播的信息数量大、速度快;
③信息传播成本低、效率高。
缺点:信息传递方式是单向的,信息发出者无法与信息接受者面对面双向沟通,获得反馈信息少。
(2)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把具有相同或相似需要和问题的一些农民组织起来,采取小组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优点:
①指导范围相对较大,推广效率较高;
②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
③共同问题易于解决。
缺点: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每个人的特殊要求。
(3)个别指导法: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有农户访问、办公室访问、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电脑服务等多种形式。
优点:针对性强,便于双向沟通,有利于推广人员直接得到反馈信息,了解真实情况,直接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缺点:信息发送量有限,服务范围窄,占有人力、物力多,费用高。

第7题:

简述循环农业应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 循环农业应遵循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主要减少农药、化肥、及其它农用物资的使用,节约土地、水、能源等其它要素的使用。再利用主要是农用废弃物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和再加工等。再循环包括微生物再循环、农用废弃物的再循环等。

第8题:

简述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自然资源法所确认的,体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1)重要自然资源公有原则,如矿藏、水流、海域等归国家所有;
(2)综合利用和多目标开发的原则;
(3)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4)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5)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第9题:

简述环境资源法的特点


正确答案:①.科学技术性
1)有许多法定化技术性规范、技术术语和专有名词;
2)须反映生态规律、物物相关律、相生相克律、能流物复律、负载定额律;
②.综合性
1)是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国土整治法等的综合;
2)主体综合性: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和未出生的后代人;
3)对象综合: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地球生物圈等;
4)手段综合:经济、行政、技术、心理、宣传手段。
③.社会公益性
1)由于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问题;
2)它不为任何一个阶级或者哪一部分人,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④.国际共同性
1)由于各国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大体相同,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也基本相似,因此,各国环境立法有很多
相同之处。
2)各国环境立法借鉴别国或者被别国借鉴,形成环境法的趋同化、国际化和一体化等

第10题:

简述“斯德哥尔摩时期”环境资源法的特征


正确答案: ①环境资源法从传统法律体系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②环境资源法呈现综合化趋势;
③环境资源法开始重视设立专门统一的环境资源管理政府机构;
④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逐步成为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